
图为高利。 (上海宝冶 供图)
自1988年投身工作以来,上海宝冶能源环境工程公司党政负责人高利从一名普通油漆工人起步,在一线深耕不辍,逐步成长为企业能源环境工程领域的中流砥柱,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进程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职业生涯初期,高利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刻苦钻研的精神,练就了精湛技艺。在长期工作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经验,无论是复杂的项目技术难题,还是棘手的团队管理挑战,他都能冲锋在前,从容应对,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攻克诸多难关。在参与国内大型钢企重点工程建设及冶金检修运维服务期间,其负责的常规检修业务覆盖中国宝武、湘钢、河钢邯钢等20家钢铁企业,技改大修业务涉及36家公司,该板块业务年产值超15亿元,为其所在公司后续投身新能源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年初,新冠疫情席卷上海,高利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投身上海临港方舱医院紧急建设。”高利的同事向笔者介绍,在困难时期,高利身兼指挥官与战斗员的双重角色,科学调度、日夜坚守,确保工地交通路网高效有序运行,助力了方舱医院快速建成,其“工地交警”的形象成为鲜明标识。身为基层党组织书记,他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引领党员积极落实系列重要行动,成功实现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的“双胜利”。
高利还能敏锐把握能源转型动向,提出“做强能环主业、做精冶金基业、做透基建专业”的战略建议,将新能源业务作为公司转型核心。据他同事介绍,高利创新营销模式,深化与国电投、华能等龙头企业合作,亲力亲为推进项目,一系列重大光伏、风电、储能项目从签约到并网一气呵成,总装机容量突破600万千瓦,推动“宝冶新能源”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高利还积极推动精细化管理改革,实施多个专项行动,优化项目流程,引入成本控制体系,实现公司新签合同额、营收、利润指标逆势增长,管理费用与应收账款大幅降低。该公司连续5年获评为上海宝冶“先进集体”。作为“宝冶新能源”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高利聚焦新能源技术攻关,带领团队研发山地光伏、渔光互补等系列成套施工技术,累计获得30余项专利授权及4项部级工法,15项成果获省部级奖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这些成果有力支撑他所在公司市场拓展与项目实施,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高利以卓越领导能力、创新思维与务实作风,引领团队在新能源领域不断突破,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上海宝冶智慧”。他的奋斗历程彰显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使命担当,激励着更多从业者投身绿色发展浪潮。高利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价值追求,既包含对技艺的极致钻研,又彰显对责任的勇敢担当。
“首先,工匠精神是一种‘扎根精神’。”高利深有体会地对笔者说,“在车间油漆岗位时,面对艰苦环境不退缩,把每一道工序当作打磨技艺的平台,重复探寻精进之道,在平凡中追求卓越。其次,它也是一种‘攻坚精神’,无论是检修中的技术难题,还是新能源项目里的复杂地形施工,都需要以‘钉钉子’的劲头啃下‘硬骨头’,用精益求精的态度确保每个环节没有失误。”
高利身上彰显的精神,是一种“担当精神”,就像疫情期间建设方舱医院时,作为党员必须冲锋在前,将个人使命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高利用行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冯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