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赵萍 报道
特钢协 供图

图为仓信苏州董事长、总经理张瑛现场诊断进口设备漏磁故障
“原来进口的检测设备出现问题,仅是等待外方到现场诊断一般就要两个多月,没想到特钢协直接带着供应商专家上门,当天就找准了问题症结,第二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太高效了!”这是7月28日—30日,中国特钢企业协会冶金装备分会组织首次优质供应商走访服务重点特钢企业活动中发生的一幕。
“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们组织供应商上门去为特钢企业服务,不仅帮助特钢企业解决问题,也深受特钢企业和供应商的好评。”特钢协执行会长王文金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为搭建特钢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桥梁,切实解决特钢企业在生产技术等方面的难题,探索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特钢协冶金装备分会采用集中“多家”供应商对“一家”特钢企业开展走访上门服务的“点对点”精准对接方式,依次走访了中信泰富特钢及兴澄特钢、常州东方特钢、马钢特钢、埃斯科特钢、南钢等特钢企业。
急企业所急——
现场高效解决企业难题
“很多特钢企业在设备维护、技术升级时,常面临找不到靠谱的供应商、沟通成本高的问题。”特钢协冶金装备分会秘书长王希民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在组织此次活动之前,特钢协通过调研、实地走访等方式收集了特钢企业的具体需求,包括国产化替代、节能降本、在线监测、老旧设备改造、生产流程优化建议等,再精准匹配对应的供应商,确保服务“对症下药”。
基于前期调研情况,此次活动组建了包括中国重型院、泰尔重工、晶和节能、和和能源、仓信苏州、阿瑞斯工业炉、美菲尔等7家在设备维修、技术咨询等领域口碑佳、技术成熟、实力强的优秀供应商在内的专项服务团队开展上门服务。
为了提升交流效率、节省时间和成本,此次活动组织了现场交流和实地考察2项主要内容。7家供应商结合自身产品特点、先进程度及近年业绩,介绍了各自特色产品与服务,并就特钢企业生产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展开研讨。
在交流中,中国重型院介绍了其在冶炼设备(电炉、各类精炼炉、各类连铸设备)、锻压设备、轧制设备和钢材精整矫直设备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泰尔重工介绍了其在轧线精整装备、高端智能精整装备等领域取得的成果。晶和节能董事长朱春玲分享了南钢油品管家技术服务项目在液压润滑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的成果和相关降本增效经验,并针对现场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的液压、润滑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在实地考察中,仓信苏州董事长、总经理张瑛针对南钢一套进口探伤设备进行专业故障诊断并现场给出解决方案。随后,仓信苏州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技术骨干连续抢修更换,仅用十几小时就完成全部维修检测校准工作,目前该设备已恢复正常运行。为了提升交流效率、节省时间和成本,此次活动组织了现场交流和实地考察两项主要内容。7家供应商结合自身产品特点、先进程度及近年业绩,介绍了各自特色产品与服务,并就特钢企业生产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展开研讨。
打开沟通大门——
由单次上门服务变长期合作共赢
“液压润滑设备最近故障较多,油耗高,没有规律,很难预测和诊断。没想到你们的‘油品管家服务’不仅能预测,还能进行全流程管理,正是我们急需的技术。我们马上采用这种技术。”在其中一场特钢企业交流会上,特钢企业专业人员看着交流资料,与特钢协专项服务团队约定了下一步工作安排。
无独有偶,在和和能源董事长盛永钢介绍了其在工业炉窑“源头减排、极限节能”定制化服务及一站式解决方案等方面的成果后,特钢企业对和和能源在“传统缓冷坑加装加热装置”方面的技术及工程化实施经验表现出极大兴趣和使用意向。同样的,在美菲尔总经理李何分享了该公司在润滑领域的创新成果后,南钢、兴澄特钢等特钢企业会后第一时间与美菲尔展开了合作洽谈。
此次活动除了取得特钢企业和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效果外,也帮助供应商进一步了解了特钢企业实际需求,为进一步加深合作奠定了基础。此前,阿瑞斯工业炉在特钢热处理领域已与中信泰富特钢、中国宝武、河钢等国内主要钢铁企业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而通过此次活动,阿瑞斯工业炉深入了解了特钢企业对设备性能提升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明确了其下一步技术攻关和产品优化方向。
“此次走访上门服务并非简单的‘一锤子买卖’,供应商与特钢企业建立了沟通桥梁,为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王希民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此次活动帮助特钢企业在解决当下问题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技术能力,储备了供应商资源。而此次上门服务结束后,供应商会定期回访,跟踪问题解决效果,提供后续技术支持;特钢协也会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交流现场

兴澄特钢交流现场

南京钢铁交流现场

东方特钢交流现场

埃斯科特钢、马钢特钢交流现场
图为走访交流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