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熊余平 樊三彩 王春亮 报道
记者 朱亚明 乔智玮 张云龙 摄影

服贸会会标
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在首钢园盛大启幕。服贸会首日人潮涌动,首钢园吸引入园客流量达12.2万人次。此为首钢园连续第5次承接服贸会,且自本届起,服贸会将永久落户首钢园,由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两址举办”调整为在首钢园区“一址举办”。
“首钢集团将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一会一址’决策部署,深刻认识做好2025年服贸会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举全集团之力做好2025年服贸会服务保障工作。”服贸会开幕当天,首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民革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四高炉顶俯瞰首钢园
首钢园,这座承载着百年工业记忆的老厂区,在完成钢铁产能外迁后,正处于城市更新与功能再造的关键时期。而首钢园与服贸会的“双向奔赴”,既借助展会平台,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在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中的创新实践,又以首钢园为窗口,让全球服务贸易资源更深入地融入中国市场,实现了展会价值与城市发展价值的双重提升。
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时,赵民革表达了“一址举办”的重大意义:“这体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对首钢的高度信任,对加快京西地区转型发展、实现全面复兴的巨大支持。服贸会对首钢园高质量发展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一是促进城市更新,推动‘工业锈带’向‘城市秀场’转变;二是加快产业集聚,推动‘大会举办地’向‘产业集聚地’转变;三是发挥综合效应,推动‘活动流量’向‘经济增量’转变。”
“从1.0到5.0,我们每年都在进步”
“从1.0到5.0,我们每年都在进步。”赵民革言语间透露着坚定。

服贸会5.0版的四高炉南广场
五年创新实践,让首钢在服贸会的举办水平上实现节节高。2021年服贸会,首钢园首次展现出工业风貌与会展功能的深度交融,令人惊艳;2022年,服贸会2.0版的首钢园更美、更好逛;2023年,服贸会3.0版的场馆更优、功能更佳、体验更好;2024年,服贸会4.0版的布局更紧凑、动线更合理、功能更齐备;2025年,服贸会5.0版的场馆继续改造提升,四高炉整体打造具有大国气派的国际场馆,二烧结风机厂房改造为服贸会新闻中心,成为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的新亮点。“首钢园抓住服贸会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塑造出了极具辨识度的城市更新典范。”赵民革说。

特斯拉携最新款电动汽车亮相服贸会
2025年服贸会是会址和举办时间(每年9月第二周的周三至周日)“双固定”的元年。为了切实办好这场国际盛会,首钢集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高水平做好服务保障各项工作,同时强调突出特色,既要“新颖、精彩”,又要“好玩、时尚”。“在往年基础上,首钢集团组织实施了服贸会5.0版改造提升,满足服贸会功能需求。”赵民革介绍。
第一,新空间。今年的新课题是要展现“会展小镇”格局,即充分利用首钢园北区近3平方公里区域,打造全域会展新生态,展现城市更新后园区的活力与温度。

观众在首钢园巨型星星人前拍照打卡
在场馆改造和空间展示方面,首钢园全面承接服贸会功能,核心区展览展示面积超10万平方米,设主题展和九大专题展。其中,峰会和主题展首次设在首钢园,整体国际化程度更高。场馆也换新升级,四高炉作为服贸会的国门会客枢纽,精装改造面积近万平方米,二层展馆高标准改造为峰会会场,整体打造具有大国气魄的国际场馆;二烧结风机厂房改造为服贸会新闻中心,总建筑面积超4400平方米,成为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的新亮点。园区会议空间总面积1.81万平方米,同时通过开放绿地、公共空间等形式,实现人与人畅快交流、人与场景融合互动,有效提升参会体验。
第二,优服务。首钢集团全力为各方宾客提供周到细致、便捷舒适的服务体验,让“首钢服务”的温度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让信息更智能、餐饮更舒心、交通更便利、导引更顺畅。

服贸会首日客流10万+ 尽显热闹人气
例如,首钢园运营服务中心(IOC)系统整合展会区域人流、车流、交通等数据并实现集中调度,“AI尚首钢园”小程序统一承载场馆、停车、餐饮等服务信息,实现服贸会区域“一站式查询、全流程引导”;合理设置餐饮服务区域,餐饮点位70处,餐位数1.2万余个,并考虑洽谈交流需要,营造良好用餐环境;优化停车场设置,最大程度协调停车场资源,可用车位总数超过1万个;等等。

观众在参展之余休憩交流
第三,激活力。“今年,按照‘时尚、酷炫’的品牌定位,首钢集团积极放大服贸会溢出效应,把‘山—水—工业遗存’景观风貌和展会资源‘流量’充分结合起来,策划一系列沉浸式、互动性强的特色活动,撬动消费升级新动能,绽放园区活力。”赵民革向《中国冶金报》记者表示。
服贸会期间,首钢园内将举办20余场配套活动。其中,中国国际糖果季活动通过多个特色主题活动营造甜蜜艺境,集展览、体验、消费于一体,打造全新的网红打卡地。首钢滑雪大跳台“顽酷心跳塔”项目,营造出“体育+”新消费场景,包括“心跳咖啡”、绳降、小蹦极、攀岩、跳台矩阵、斜坡攀网、极速大滑道等7个极限/探险体验类小项。此外,六工汇沉淀池广场将举办“首钢园音乐会”,一高炉、极限公园、乐酷公园等场地将举办文化交流、体育赛事等活动,新编现代京剧《百年首钢》暨经典剧目演出作为服贸会期间重点夜间活动对外演出推介等。
从九三阅兵到服贸会,“首钢服务”铸就金牌保障
9月3日上午,首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民革及首钢干部职工代表来到天安门广场,现场见证这伟大的时刻,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亲身感受大阅兵带来的震撼。
“作为国有大型企业,首钢有着参与国家重大活动保障的优良传统。首钢职工参与阅兵服务保障工作,既体现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也以另一种方式接受祖国的检阅。”赵民革表示,“从九三阅兵到服贸会,‘首钢服务’的金品牌愈发璀璨。”

高校学生志愿者正排队入场
此次阅兵式,首钢机电承担了对7.6公里长安街护栏拆装、挪移等任务。首钢机电肩负使命,迅速行动,成立专项保障小组,制定详细方案。为了达到“零差错”目标,首钢机电提前一个月进入了“奋战状态”。7月份,为夯实技能基础,首钢机电开展“大练兵”,各组成员聚焦“最短时间、最快速度”目标反复打磨操作流程,全力提升拆装效率。8月份,开始对长安街护栏实地拆装作业,为最大程度降低对道路正常通行的影响,建立了高效的作业保障机制,每天23时抵达施工现场立即投入工作,直至凌晨两三点完成全部拆装任务。同时,此次阅兵服务保障工作,首钢机电还负责长安街部分市政设施拆装维保工作。为了实现“零失误”的目标,首钢机电组建专项工作小组,每周定期召开方案研讨会,反复打磨施工流程与装备调试细节,组织多次全流程演练。
此前,首钢建设连续17年承担国庆天安门广场主题景观花篮的制作安装任务,连续17年零差错圆满完成各项施工任务,把“首钢奉献”具象化呈现在天安门广场上。“此次服务保障,首钢建设承担了天安门广场核心区‘人’字形布局的花坛排架项目。”赵民革介绍,该项目位于天安门广场核心区域,共分为3大块施工区域,涉及212块花坛排架的制作和安装任务。钢结构总量达450吨,施工内容繁杂、设计标准严苛、组织协调难度大。
首钢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拼搏奉献精神,圆满完成了此次阅兵式各项服务保障任务,再次证明了首钢“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过硬作风,展现了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诠释了“奉献”二字的深刻内涵。
“百年首钢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始终将服从服务国家战略放在首位。首钢以独特姿态接受祖国检阅,这也正是中国工业与国家发展从跟跑到领跑的生动缩影。”赵民革表示,“本届服贸会,首钢也将全面承接服贸会功能,形成以四高炉为核心、山—水—工业遗存特色风貌穿插点缀的‘一核多点’会展布局,同时,让人们在沉浸式会展空间体验中,感受工业风貌和历史文脉的延续,塑造独特的服贸会文化品牌。”
据了解,首钢园依托服贸会等重大活动平台加快产业要素集聚,截至目前,整体入园企业1000余家,产业类企业超800家,科技企业占比78%。首钢园已成为服贸会、北京新年倒计时、ESG中国·创新年会永久会址,二次元动漫节、精酿啤酒节等主题IP活动也永久落户于此。
首钢园的未来模样——会展小镇
未来,首钢园将打造成什么样子?“会展小镇!”赵民革表示。

焕新升级的首钢国际会展中心
近日,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在石景山区调研时强调,规划建设服贸会永久会址,是实现新首钢地区进一步转型升级发展的历史机遇。据了解,首钢集团正组织推进服贸会永久会址规划设计工作,经过国际招标和多轮深化研究,目前已经形成《首钢园服贸会永久会址核心区改造方案》。

坐落在永定河畔的首钢园
该方案借鉴瑞士达沃斯、伦敦国王十字和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等国际优秀案例,提出“都市链接”和“尺度优先”的策略,将中央轴线叠加广场街道形成“一环六轴”小镇空间结构,主要轴线节点串接成环形成小镇特色产业板块,打造极具吸引力和体验感的消费场景、友好怡人的洽谈空间和充满活力的城市街道;同时创建“城水链接”,建立与“两园一河”滨水空间的路径关联,整体打造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历史与文化相结合的会展小镇。

各类功能丰富的机器人成为这场大会的“新主角”
“按照总体工作进度,2025年服贸会闭幕后,将启动会展小镇建设。首钢园未来要成为北京的会展小镇、比肩世界最好的会展小镇,以‘养成式区域’理念打造友好界面,充分展现工业遗存、奥运遗产、城市复兴、‘一高地一支点’成果与首钢园的魅力,让展商、观众和论坛参与者体验更便利、感受更温暖,留下深刻印象。”赵民革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他多次强调,要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落实园区产业规划。5年间,首钢园用数场覆盖元宇宙、人工智能、深空探测等领域的科幻盛宴给出了答案。首钢紧紧抓住了科幻产业快速发展落地的时代机遇,一“高地”一“支点”建设成果显著,已然成为北京科幻产业“一核多点”发展布局中的“一核”。
特别是今年3月28日,2025中国科幻大会在首钢园开幕。会上,举行了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揭牌仪式,标志着创新试验区在首钢园正式落地。“这是首钢落实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部署,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一高地’的又一个标志性事件。”赵民革说道。

9月10日,人形机器人进行3V3足球比赛
首钢园还加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全市首个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落地首钢园,可年产出超百万条多模态高价值真实数据;产业服务领域“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落地,发布2025“产业跃升计划”,触达企业超200家次,启动“企业服务咨询日”品牌服务;等等。
通过加快打造“一高地一支点”,首钢园在园企业超过1000家,园区企业营收规模750亿元,加速向千亿元级产业园区迈进。首钢园已成为北京科幻产业“一核多点”发展布局中的“一核”,是首批中关村特色产业园、市级文化产业园、市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我们将紧抓‘两园一河’联动发展和服贸会永久落户重大战略机遇,以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推进高质量发展,聚力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钢高地、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首钢支点,不断提升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发展能级,推动首钢园发展质量向更高效率、更有韧性、更可持续转变,全力打造更高国际水准的城市复兴新地标。”赵民革展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