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贾林海 报道
山东省冶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供图
9月25日—26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质量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简称钢协质标委)2025年年会暨钢铁行业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中国冶金报社副社长范铁军受邀出席,并发表《迈向卓越:中国钢铁行业品牌建设成就与未来征程》主题报告。

范铁军
范铁军从辉煌成就、现实挑战、未来方向3个维度介绍了我国钢铁行业品牌建设历程。在辉煌成就方面,我国钢铁行业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取得了规模优势铸就品牌基石、高端突破重塑品牌形象、绿色转型赋能品牌新内涵、领军企业引领品牌集群崛起等成绩。
“我国钢铁行业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范铁军表示,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优势表现为“五个方面、十个‘最’”,即最大、最活跃的内需市场,最全、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最多、最丰富的人才资源,最新、最先进的技术装备,最快、最及时的客户服务。
“真正的品牌建设,是一个贯穿企业全价值链的协同体系。它始于研发端的技术叙事,贯穿于制造端的匠心品质,最终成就于营销端的价值共鸣。”范铁军认为,从现实挑战来看,我国钢铁行业品牌建设面临从“硬”实力到“软”实力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品牌同质化现象依然突出、品牌价值链地位有待提升、数字化纵深应用面临挑战、全球化品牌形象仍需加强等方面。
他坦言,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国际化步伐稳健,从产品输出到资本、技术、管理正在全方位输出,但行业的国际影响力更多源于“规模”和“性价比”,在ESG(环境、社会、治理)、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全球共识的价值观输出上,声音还不够响亮,叙事能力有待提高。
“钢铁企业应将品牌战略置于企业整体战略的核心位置,不再只是‘生产什么就卖什么’,而是‘品牌定位需要什么,就研发和生产什么’。” 范铁军认为,品牌的最高境界就是赢得人心。钢铁行业要以绿色钢铁、低碳转型践行环境责任,以关爱员工、社区共建彰显社会担当,并通过透明报告展现治理成效,借ESG理念传递品牌温度。这将极大增强品牌的情感联结和公众好感度。
针对未来钢铁行业品牌建设方向,范铁军提出,一要强化战略引领,推动品牌“高端化”;二要深化绿色低碳,夯实品牌“责任”形象;三要拥抱数字智能,驱动品牌创新力;四要拓展服务外延,实现品牌“增值”输出;五要加强社会责任履行,彰显品牌温度;六要聚焦全球叙事,提升品牌“全球化”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