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多元产业

依托“改革+市场”打通效益经脉
——本钢建设公司扭亏为盈工作纪实

2023-02-15 09:51:00

  本报通讯员 温兆龙
  上世纪90年代,本钢建设公司有着辉煌的业绩,下属5家公司曾荣获“全国百强企业”称号。然而,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建筑行业呈现竞争激烈、效益空间压缩等局面,面对行业内外部风险挑战叠加等多重不利因素,摆在该公司面前的是前所未有的困难与压力。
  2022年,面对扭亏脱困的巨大挑战,该公司依托“改革+市场”这条主线,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努力适应鞍本重组后的新形势和新业态,紧紧围绕外拓市场、内抓管理,打通效益经脉,一举实现了扭亏为盈。2022年,本钢建设公司完成营业收入19亿元,实现利润3100万元,创造了近10年来生产经营最好业绩。“我们干净利落地摘掉了亏损的帽子,职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企业声誉、形象和影响力也显著提升。”本钢建设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邓振波信心十足地说。
  先“止血”后“造血”
  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为何曾经的“全国百强企业”抵挡不住风雨考验,在市场竞争中一再失利?又为何曾经承建诸多辽宁省内外知名工程的老牌企业,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观念落后、管理僵化、机制陈旧成为横在该公司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面前难以逾越的鸿沟。为迅速扭转局面,该公司以三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先以“刮骨疗毒”的坚定意志“止血”,后以“推陈出新”的改革决心再“造血”。
  该公司撤销基层党委6家,除矿建公司外,党政“一把手”均由1人担任;取消D级以上干部11人,子、分公司副职一律实行无职级任用;矿建公司经理层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机构压减19.4%,管理和专业技术序列压减32%,竞聘比例达95%,“两制一契”(任期制、聘任制、契约化)签订率达到100%,不胜任退出比例达38.51%……
  不仅如此,该公司用市场化、差异化薪酬管理模式,全面激发职工队伍活力。“一方面,实行不同职群不同薪酬模式,操作层实行模拟市场化计件薪酬,项目部实行基础+目标利润绩效+超额利润奖励薪酬,两级机关实行基础+绩效+突出贡献奖励薪酬,经营层实行‘两制一契’前提下的年薪薪酬;另一方面,同一群体实行差异化薪酬设计,根据工作职责、指标情况,按质量、绩效考核,压低基础薪酬,提高绩效薪酬,真正实现了收入差异化。”邓振波完整阐述了该公司现行的薪酬管理模式。
  这样大刀阔斧地改革,实现一子落、满盘活。现在,该公司职工薪酬固浮比达到4∶6,浮动工资差异系数达到1.34,市场化退出率达到1.87%。职工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改革效果初步显现,该公司“瘦身健体”,阔步前行。
  揭表见里
  市场开发全方位发力
  邓振波说:“既然内部市场有限,那么我们就走出去!”经过一个个彻夜不眠的碰头会、研讨会,该公司管理层挂图作战,明确了现阶段盘活市场经营的总体思路——以本钢集团为依托,坚持绿色施工理念,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通过有效实施区域开拓经营策略,该公司广泛收集外部市场项目信息,积极协商谋求合作,重点向道路、桥梁、水利、水电、市政、能源、环保、消防、装饰装修等新领域拓展,有效发挥国企施工聚能优势,树立“借船出海、借梯登高”的市场理念,加强市场外联工作,最大限度地释放外部市场开发活力,推动了外部市场“点、线、面”结合和协调发展。
  矿建公司主动出击找市场,先后接触辽宁省辽阳顺丰、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研究院等多家企业、机构,共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3份,2022年实现外部工程收入16632万元。矿山实业分公司内外兼顾拓宽市场活源,跟踪延边新华龙矿业有限公司采剥工程、中鑫国际融资租赁(深圳)有限公司施工劳务采购项目。装修工程分公司积极参与外部竞争,新签外部工程合同6项,签订合同金额1177万元。混凝土分公司外部市场新签工程合同标的含税额为 7053万元。青海分公司先后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欣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央企、大中型私企单位签订工程类施工项目9项、沥青混凝土代加工类项目6项、混凝土供货销售类55项,合同额总计7000多万元……
  2022年,该公司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共参与外部投标48项,中标16项,增补合同额2项,合同额达到30683.32万元,同比增加9935万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该公司上下一心,积极开拓外部市场,将企业未来发展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去其陈推其新
  依托创新打破传统思维
  “凡事,不破不立。只有打破因循守旧的桎梏,依托创新驱动企业才能长久生存。”久经商场的邓振波深思熟虑,在企业发展的棋盘上,落下了制胜一子。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环保整治力度,人工成本压力与日俱增,传统劳动密集型现场施工作业的建筑方式正在逐步被工业化制造、工厂模块化生产所取代,“工厂化”格局必然会成为建筑业今后发展的趋势。经过准确研判,该公司以建筑业发展方向谋划投资,锚定与规划“工厂化”的发展格局,多方筹集资金新建智能钢筋加工配送中心。该项目以本钢自产线材为入口,以智能化的生产设备为支撑,以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为依托,进行钢筋大规模工厂化与专业化生产、商品化配送,形成了年产能2.4万吨、辐射方圆70公里范围内全流程成型钢筋加工配送的服务产业。
  同时,该公司聚焦科技创新,积极推动专利申报和项目申报工作,先后获授权国家专利1项,获得省级工法3项,本钢集团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申报辽宁省科技创新入库项目2项。该公司的“一种可调节的墙板连接件”获批国家专利后,先后被学习强国平台、《辽宁日报》等媒体转载,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此外,去年,该公司申报2022年辽宁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计划项目3项,2022年辽宁省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合作项目4项,并与辽宁工业大学联合申报辽宁省科技创新需求征集入库项目2项,申报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项目1项……
  如今,本钢建设公司彻底摆脱昔日因循守旧的模样,成为一家在本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建筑施工企业。“以‘归零’的心态向前看,以‘赶考’的姿态踏上新征程,本钢建设人准备好了!”邓振波坚定地说。
  面对未来,该公司将继续以“改革+市场”为突破口,以创新驱动为引领,进一步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积极主动加快拓展外部市场,科学合理布局各事业线,力争打造新时代、新本钢市场化改革的典范。
  《中国冶金报》(2023年02月15日 08版八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