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高端访谈

丁立国:中国传统行业有优势 钢铁在全球最具竞争力

2019-11-04 09:39:00

  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19第六届中国“引进来”与“走出去”论坛暨第六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于2019年11月2日-3日在北京举办,德龙集团董事长丁立国出席并演讲。

  丁立国表示,中国很多传统行业进入过剩阶段,过剩意味着我们在传统行业有优势,比如钢铁。我认为都在全球最具备竞争力,不管是首钢、特钢、优钢,还有环保治理。前几天我刚从韩国浦项回来,我说带我去你们的钢厂参观一下,他说不用去了,你们的高炉,你们的环境比我们好。
  尊敬的陈部长,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全球化智库给我这个参加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的机会。今天的主题是讨论“引进来”与“走出去”。
  我出生于1970年,1992年创业,我是做钢铁的。我的创业历程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我是最大的受益者,我想致敬这个伟大的时代。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全中国的钢产量也就是3000多万吨,在座的陈部长、朱部长这些五十年代的人都经历过“赶英超美”大炼钢铁的时代。那时候我还小,全中国还不到2000万吨钢,全国都在砸锅卖铁才炼了1000万吨钢,1992年,我创业的时候全国才到5000万吨钢,1996年才到1亿吨钢,2000年整个中国民营企业钢产量不到3000万吨。入世20多年加剧了中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而到上个月,一个月产量突破1亿。我自己从1992年创业,我在河北一家矿业学院毕业,分配到唐钢工作,我就不想去,我去深圳创业。我从一吨都没有到现在一天产量也是10万吨钢,3000多万吨钢,也进入了全球前十。引进来的价值,在钢铁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包括民营企业的比重等等,这里不一一叙述了。
  走出去。总书记执政以来,提出“走出去”伟大战略,我们得益于走出去,中国很多传统行业进入过剩阶段,过剩意味着我们在传统行业有优势,比如钢铁。我认为都在全球最具备竞争力,不管是首钢、特钢、优钢,还有环保治理。前几天我刚从韩国浦项回来,我说带我去你们的钢厂参观一下,他说不用去了,你们的高炉,你们的环境比我们好。
  但是中国经济现在面临了市场饱和,这么多传统经济出路在哪里?就像40年前“引进来”一样,更多的民营经济要走出去,走出去的民营经济今天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但是更重要的是信心。
  我们在2012年开始对全球进行了考察,我最远到过非洲,最近到过朝鲜,后来我们认为东南亚的经济是下一步最活跃的地区。因为东南亚6亿人口,十个国家,年产钢3000万吨,需求量9000万吨,有巨大的进口的需求,所以第一站我们就选择了十个国家,看看哪个国家的商业环境好,选择了马来西亚、泰国。但恰恰这两个国家对我们来说都出事了,马来西亚,大家知道五年前的马航事件,那上面有我的两位员工,至今还没有解决,所以,对马来西亚失去了信心,还没打仗,先死了两人,这个地方就不去了,无论马来西亚各级政府来招商,我们都不去了。
  后来我们去了泰国,选择了中泰工业区,2014、2015年我们建好厂,但2016年全球钢铁形势好转,一好转以后泰国小股东产生“歹意”,有了想法,买通政府、买通黑社会,把我们的劳工非法拘禁起来,后来把这个工厂从我手里硬抢走了。当时商业部给了一些条款,但最后回归了商业化来解决。
  这些并没有影响“走出去”的信心。第一代的企业家,按说我的财务已经实现自由了,但干活还是有瘾,依然在路上。现在我们和印尼的苏拉威西,与全球最大的不锈钢企业青山集团合作,在那里开展了不锈钢的特钢项目,印尼有市场,我们在那里建码头、发电厂,包括职工一天就能回家的机场,都已经修好了。
  这件事情,我在这里说,想说明未来走出去,对中国民营经济、对中国参与全球化有着巨大的好处。
  我们在印尼的投资,我们从中国运走的物资大概800艘船。假设一艘船有一万吨,就有800万吨的物资,青山和我投了将近100亿美金。这些物资本来中国都过剩了,我们要“走出去”,同时推动印尼基础化设施的进程。所以,这里我分享全球化对中国“引进来”,包括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在国家大战略走出去“一带一路”的指引下,民营企业率先去尝试,去践行。
  在全球经济中,中国企业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正因为“走出去”,才能使中国企业成为全球产业的领导者,活跃的民营经济也将成为全球化的精锐力量,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中国的民营企业不懈努力,继续弘扬企业家精神,只有这样培育更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谢谢大家!

来源:同花顺财经

编辑:杨凯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