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

国际会议密集登场凸显中国开放发展魅力

2019-11-01 14:00:00

  世界顶尖科学家来华激荡脑力、国际学者聚首倡导合作、青年科技人才共话创新……连日来,首届可持续发展论坛、2019年“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2019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国际会议、论坛在中国密集举行,折射中国倡导开放、共谋繁荣的信心与决心。

  观察人士认为,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在当今世界正经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这些活动“落户”中国,展现中国发展与开放正为共同繁荣持续释放新动力。

  以自身进步贡献发展力量

  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10月24日至25日,首届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政府、企业、国际组织、智库等的官员和学者,探讨各方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和经验。

  “中国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24日致首届可持续发展论坛的贺信,引发广泛共鸣。

  消除贫困是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目标。根据论坛上发布的《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19)》,2015年底至2018年底,农村贫困人口从5575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中国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新中国成立70年来,8亿多中国人实现脱贫。前来出席“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说,这是了不起的奇迹,为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郑永年说,当前中国已从数量型经济增长开始走向质量型经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很好的新抓手,同时能积极促进新一轮经济全球化。

  “各国政府、各界人士,应当秉持天下一家的深厚情怀、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从我做起,不做观望者,做积极的行动派,抓住可持续发展这把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开启和成就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马建堂表示。

  以开放之姿促进互利合作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继续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经济全球化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2019年“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10月26日在广州开幕,习近平主席向会议致贺信。这充分展示了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坚定态度,表达了中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信心决心。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马凯硕表示,中国的成功故事是全球化的成就之一,正为参与全球化的其他国家树立榜样,中国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将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当前,经济全球化遇到一些曲折困难,但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各国利益日益交融、命运更加休戚与共是大势所趋,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

  “从全球化和多边体系中受惠最多的西方国家却无法做出战略调整来适应新一轮全球化,他们应更多支持而非损害多边主义。”马凯硕说。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伴随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坚持开放融通、拓展合作空间正成为各方广泛共识。

  10月26日晚,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科学家代表,在2019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圆桌前共同写下新一代科学共识。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全球治理,将成为新一代科学青年的使命。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朱棣文表示,科学本身有国际属性。全世界就是共同通过一个个新发现,以相互尊敬的方式进行分享,将科学向前推进。想要闭门造车或建立围墙,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共商共建共享开创共同未来

  连日来,一系列在中国举行的国际盛会上,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政要、科学家、专家学者、企业家被不断吸引。如何和中国一道共享机遇,是他们关注的议题。

  在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看来,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最伟大倡议之一,它增进了世界各地的互联互通,为国家和个人创造了许多发展机遇。

  阿齐兹说,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为例,这个中巴共建项目帮助发展当地港口和交通设施,增加了大量就业机会,航运的兴旺也促进周边国家和地区货达全球,令世界受益。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说,共建“一带一路”得到了全球的支持。因为这一倡议既能促进国家间携手合作,也能推动各方经济转型发展。

  中国搭台,世界合唱。

  再过几天,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拉开大幕,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再赴“进博之约”。

  达能全球副总裁谢伟博说,中国开放的贸易环境、不断发展的电子商务、服务便捷的自贸区,还有进博会这样良好的推广平台,都为跨国企业提供了独特机遇。

  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说:“中国很好实现了脱贫减贫,同时也更好融入了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为全球化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

来源:新华社

编辑:陈曦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