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高端访谈

李新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是大势所趋

2020-01-10 08:25:00

    本报记者 何惠平
  “预计2019年全年钢铁行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达553千克标准煤/吨,同比下降0.36%;预计2020年全年钢铁行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达550千克标准煤/吨,同比下降0.54%。”2019年12月20日,中国节能协会冶金工业节能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冶金专委会”)主任委员、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在中国节能协会冶金工业节能专业委员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发布《中国钢铁工业节能低碳发展报告(2019)》时预测。
  本次代表大会由冶金专委会主办,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承办,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协办。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原巡视员谢极,中国节能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房庆,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副总裁、大冶特钢党委书记兼总经理谢文新等领导及专家出席本次大会。来自政府、企业、行业协(商)会、研究院所的领导和代表约170人参加会议。大会由冶金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范铁军主持。
  李新创发布了由冶金专委会和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共同编制的《中国钢铁工业节能低碳发展报告(2019)》,从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研判、我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行业发展趋势以及钢铁节能现状与预测4个方面介绍了报告主要内容,并对我国钢铁企业后续节能工作提出专业建议。
  李新创对我国能源消费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表示,我国当前能源消费情况主要有4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能源消费总量激增,增幅先减缓后增加。2013年~2018年,中国能源消费总体保持增长,从2013年的41.69亿吨标准煤提高到2018年的46.40亿吨标准煤。2015年~2016年2年低速增长后,2017年~2018年2年增幅明显扩大。
  二是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U”形反转。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对变化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2013年~2018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U”形变化,2015年最终下降到0.13;2016年~2018年连续3年上升,2018年重回0.50。可以看出,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增长依赖程度大幅提升。
  三是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步伐加快。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从2013年的67.4%下降到2018年的59.0%,煤炭消费比重首次降低到60%以下。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从2013年的15.5%提升至2018年的22.1%,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加快。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已是大势所趋。
  四是工业能源消费比重缓慢下降。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的70%左右来自工业部门。近年来,工业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呈持续降低趋势,从2012年的70.8%下降到2017年的65.7%,下降了5.1个百分点。
  李新创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变化趋势、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变化趋势、余热余能自发电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他指出,2018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下降至555.24千克标准煤/吨,同比降低2.68%。但由于2018年粗钢产量同比增加6.6%,总用能量增长3.75%。受生产规模扩大的影响,钢铁行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压力仍然巨大。
  李新创介绍,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我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建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CPP)机组53台,总装机容量5616兆瓦,同比增长了366兆瓦;煤气锅炉发电机组690余台,总装机容量31600兆瓦,同比增长2850兆瓦;蒸汽发电机组288余台,总装机容量1910兆瓦,同比增长160兆瓦。
  李新创表示,从能耗指标及碳排放指标来看,2014年~2018年,国际钢铁协会会员单位平均吨钢综合能耗指标处于整体上升趋势。2018年,国际钢铁协会会员平均电炉钢占比同比提高了0.8个百分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从20.0吉焦回落至19.8吉焦(683.2千克标准煤/吨)。
  “2020年,钢铁行业节能目标就是使吨钢综合能耗持续下降,能源消费总量进一步下降。”李新创表示,“为此,钢铁企业要优化钢铁产业布局,做好节能评估;优化钢铁生产工艺结构;开展‘十四五’节能规划;开展全流程节能诊断;节能工作始终要紧密与国家政策结合。”

来源:中国冶金报

编辑:杨凯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