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高端访谈

黄一新:大战检验硬实力 大考见证真功夫

2020-03-26 09:43:00

  ●为应对未来不确定的风险,需要储备多种核心能力,包括运营能级、创新能级、产业链能级、裂变能级、组织能级、全球化能级的进化等。

 

  本报记者 邵启明 通讯员 陈佳

 

  今年前两个月,虽然受疫情影响钢铁产量有所减少,但南钢仍实现营业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6.02%;实现利税8.68亿元,同比增长40.94%。其中,2月份实现出口发船超过8.5万吨、抢接订单超过15万吨,均创近5年历史新高;第一季度已签合同、协议订单达60万吨。

  “大战检验硬实力,大考见证真功夫。”日前,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就南钢如何坚持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等问题接受了《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为此,南钢也步步紧跟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江苏省委和南京市委的决策部署,认真制订落实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和稳定经营应急预案,做到了抓防疫绝不放松、抓经营毫不动摇,两场硬仗一起打、两大责任一起扛、两个胜利一起夺。

 

  “三防一线” 党旗飘扬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在这场全方位、全领域、全空间的战疫中,南钢人临危不乱,科学调度,群防群控,攻守兼备,危机认识思想到位、宣传工作精神到位、组织落实措施到位、靠前指挥战斗到位、内外协调责任到位、管控与关怀服务到位,取得了抗击疫情和生产经营的双胜利。”黄一新评价道。

  1月22日,南钢建立“员工健康监控”微信群;1月24日,由黄一新任组长、总裁祝瑞荣任常务副组长的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成立。黄一新要求,必须“高度重视,严防死守,不出差错”。

  “大家都提起精神,既小心防范,又不必恐慌。”1月25日,庚子新春大年初一,黄一新、祝瑞荣等领导深入生产现场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干部职工。

  1月31日,南钢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疫情防控暨生产经营形势分析专题会进一步强调,提高站位、压实责任,并发布《南钢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员工健康管理规定》,切实“控源”“断流”。

  在这场战疫中,南钢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集体、个人和感人事迹,体现了南钢人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勇气、智慧和集体力量。在黄一新看来,2020开年“起步快跑”变身“大战大考”,为南钢人未来应对危机和挑战积累了宝贵经验,更激发了全体南钢人化危为机、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强大前进动能和精神动力。

  “作为共产党员,我保证做到——带头站在防控最前沿,带头落实防控措施,带头配合排查走访,带头保证经营发展,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2月1日,南钢党委发起“高举党的旗帜、亮出党员身份、筑牢战疫堡垒”行动令,创新提出“防输入、防扩散、防风险”“党员干部战斗在一线”的“三防一线”工作方法,要求做到办法到位、吃苦到位、实效到位,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进而保供保产保销保运,谋求未来发展。

  疫情面前,南钢的领导干部指挥在前、坚守岗位,当好“主力军”“主心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奋战在抗疫、稳产前线,争当“特战连”“先遣队”;员工律己护家、爱岗敬业,当好“守门员”“战斗员”。

  “在战疫的不同阶段,南钢都会及时调整应对之策,通过实施各项强力举措,确保不出现一例疑似、确诊病例,同时生产经营不受大的影响。南钢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有方。”黄一新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四千四万” 确保全胜

 

  截至3月25日,南钢员工已经全员返岗;除了国外公司员工远程协同外,协力、劳务、项目施工人员等全面复工。“疫情防控是复工复产第一前提和首要条件。”黄一新向《中国冶金报》记者强调。

  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南钢依照“复工申请单”进行审批,全力以赴把好“复工方案关”“人员组织关”“健康排查关”“场所防疫关”“安全管控关”,严格监督指导监理单位和施工项目的临时用电、人员资质、安全防护、定点监护、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等,确保人员健康受控、项目文明施工。

  黄一新介绍,除此之外,南钢在双线作战中做到多管齐下,在全神贯注防控疫情的同时,全力以赴稳定生产经营。

  远程协同,智能助力。全国疫情防控号角吹响后,南钢通过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构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资源整合体系,促进疫情防控、经营与服务的全面协同,增强企业在不可预测的复杂环境里的“免疫力”。一是全面推广云桌面办公新模式,实现智能协同远程办公;二是生产经营平台化、智能化管理,实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三是持续推进C2M(用户直连制造)产业生态圈打造,促进产业链能级再提升;四是全面提升智能产业服务能力,开发智能化业务新模式。

  “四千四万”,绝不断供。改革开放之初从江苏大地提炼出来的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的“四千四万”精神,在南钢采购平台得到演绎。采购平台职工以不达目的决不服输的钢铁意志,通关相关村、镇、县、市,跟踪复工情况、寻找新资源、及时采购发运,在当地相关部门乃至跨省和交通部的协调下,打通汽车运输通道,变不可能为可能,保证南钢防疫物资、生产物资的基本供给。

  灵活应变,确保畅通。南钢的进口原料原来由水运进厂。为保证疫情期间正常生产,南钢通过海进江中转、提高码头作业效率、合理安排作业品种等措施维持原料库存。南钢钢材原来主要通过公路和水路运输,受疫情影响,南钢改变运输方式,公路不通走水路、铁路。

  服务制胜,出口突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国际市场对中国钢企的信任度和合作意愿一度受到影响,南钢及时调整生产、交付策略,2月份,先后6次召开出口销售专题会和出口服务协调会,分析当前执行中的出口订单的需求、生产、检验、物流等瓶颈环节,并逐一部署、安排,要求尽一切努力做好客户安抚工作并抢接订单。在企业生产交付环节,南钢进一步对排产订单逐一梳理,强化风险防控。

  远程监造,确保交付。近期,南钢再次中标俄罗斯特大型能源合作项目——亚马尔项目,订单涉及产品7000多吨。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业主和第三方检验机构对此项目钢板的复检严重受阻。为了不耽误项目的正常施工,在项目监理来南京后的隔离期间,南钢板材销售人员想方设法将相关资料交到监理手中,同时积极配合检验机构,与监理进行视频连线,统筹南钢板材技术质量及生产部门,圆满完成钢板复检,保证了国家重点工程、“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用钢等订单的有序生产、正常交付。

 

  战疫有责 “五包”大爱

 

  黄一新表示,南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用“共同体”“一盘棋”理念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号召,在担当社会责任上做出了一系列安排。

  一是投放“公益包”。南钢第一时间通过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向社会捐赠1000万元疫情防控资金,同时已累计向社会捐赠N95口罩31000多只、一次性口罩15万余只、防护服26200件、护目镜4300副、测温枪80支等。南钢广大共产党员及骨干员工和离退休同志共6069人次自愿为战胜疫情捐款68万余元。

  二是合并“服务包”。南钢千方百计地调集部分口罩资源支援身处疫区的战略客户,并为资金暂时困难的供应商和客户提供支持;同时设立全时网上服务平台,对接各类人员返回行程信息,联系安排隔离指定场所等,单位统一做好登记、测温、消毒、配餐等服务。从大年初三(1月27日)起,“南京钢铁”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布南钢战疫部署、抗疫动态和防疫知识,引导广大员工坚定信心、科学防疫。

  三是送达“防护包”。南钢的全国、江苏省、南京市“工人先锋号”,劳模、技师、青年创新工作室,以及保卫部护卫大队门岗等全体在岗职工,都收到了工会的疫情“防护包”(含消毒酒精、防护手套等),总计12000多个。

  四是收获“激励包”。南钢对疫情防控工作、复工复产中的坚守岗位、表现突出的员工发放特别奖,1月31日~2月9日,8300余人次坚守岗位的员工已经领到一次性奖励。为激励南钢员工主动消费,南钢工会3月中旬还为所有会员发放了每人80元的消费福利金。

  五是组合“志愿包”。南钢党员突击队1000多人次投入疫情防控工作,120名青年志愿者参与防疫服务时长220小时,每天都有160多名南钢退休职工参与周边6个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黄一新向《中国冶金报》记者分享了他的3点启示和感悟。第一,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南钢是“钢板”一块,拧成了一股绳,各个组织都在发挥积极的作用。如果哪一个环节出问题,或许就会出现大的纰漏。第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日常经营时就要保持危机意识,就要有战略视野、长远眼光,任何事都要提前谋划、及早布置。第三,为应对未来不确定的风险,需要储备多种核心能力,包括运营能级、创新能级、产业链能级、裂变能级、组织能级、全球化能级的进化等。

  同时,黄一新指出,制造业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在疫情影响下更显重要。在筑防控“铜墙铁壁”、做发展“钢铁长城”的过程中,南钢赋予了“首要政治任务”“中军帐”“全员皆兵”“离退休职工参与”“三防一线工作法”“四千四万精神”“拼命三郞精神”等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内涵。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网站实习2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