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

稳住“顶梁柱”,消费添动力

2020-11-30 09:26:00

  汽车、家电、餐饮,这些领域既是家庭支出的大头,也是国内消费市场的重点领域。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作出部署。在11月27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相关重点举措,汽车消费、家电更新、餐饮业及农村消费等方面都将迎来更多利好。

  抓住占比达1/4的消费大头

  在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带来一组数据:2019年,汽车、家电、家具、建材、餐饮零售额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这些大宗消费、重点消费,是消费市场的顶梁柱”。2019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发展潜力巨大”。

  但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宗消费、重点消费首当其冲,农村消费也受到较大影响。

  近几个月,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消费市场呈现稳步复苏态势。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上月加快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1-10月同比下降5.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5个百分点。

  其中,汽车消费持续回升,10月份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12%,连续4个月两位数增长。居住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10月份家电、家具、建材零售额增速比上月分别加快3.2、1.9和3.7个百分点。餐饮消费逐步恢复,10月份当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0.8%,今年首次由负转正。农村消费稳步复苏,10月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1%,增速较上月加快1.1个百分点。

  “汽车、家电、餐饮历来是消费市场的大头,也是在这次疫情中受冲击比较大的领域。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这几个重点领域出台了一批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进一步促进消费回升和潜力释放具有重要的意义。”王炳南说。

  多方主体集中发力

  具体将有哪些针对性举措?

  商务部介绍,将会同相关部门,重点从四个方面推动工作。包括: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鼓励各地调整优化限购措施,增加号牌指标投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淘汰旧家电家具并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环保家具给予补贴;提振餐饮消费;扩大农村消费等。

  以汽车消费来说,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介绍,今年7月份多个部门组织开展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目前已经完成了山东青岛、江苏、海南、四川等专场活动。据初步统计,下乡车型4个月的销量已经接近10万辆。

  经过各方努力,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呈快速增长态势。今年10月,销量达到16万辆,同比增长104.5%。下一步还将鼓励地方出台更多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

  在扩大农村消费方面,多方主体也在同时发力。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常务理事刘进喜介绍,供销系统正在采取多项措施,其中一项就是帮助农民增收,提高消费能力。各地供销合作社大力开展土地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拓展订单农业、直供直销、中央厨房等新的业态,帮助农民降本增效。同时千方百计扩大农产品收购,让农民群众更多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今年前10个月,供销系统共购进农产品1.3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10月一个月购进1997亿元,同比增长49%。“农民的收入增加,相应的消费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刘进喜说。

  消费市场将持续回暖

  一边是国内外形势仍然复杂多变,一边是促消费政策还在不断加力。下一阶段消费发展趋势如何看?

  对此,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表示,国内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均走在世界前列,为消费稳健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中国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蕴含大体量、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潜力。同时,系列政策措施加力,以线上线下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消费不断涌现,为经济企稳注入了强劲新动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经济持续向好,消费市场保持稳中有进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具备了多方面有利条件。”王斌说。

  但会上同时指出,疫情影响还在持续,居民消费还有顾虑,企业经营仍然比较困难,消费预期尚不稳固,中国消费市场发展依然存在不少短板弱项。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切实抓好大宗消费和重点消费,加快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稳中有进发展。

  “综合研判,临近年底,消费市场将保持持续回暖、加快复苏态势,初步预计2021年社零总额将会进一步回升,有望实现较快恢复性增长。”王斌说。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陈曦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