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

温枢刚委员:因地制宜 更好促进“新能源+储能”发展

2023-03-09 10:10:00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委员表示,随着我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新型储能近年来也迅猛发展。但是,当前存在“新能源+储能”整体利用率低、成本高效益低的情况,相关市场机制需要加快完善落地。他建议,进一步提升新能源配置储能利用水平,加快市场建设,更好促进“新能源+储能”发展。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到1.25亿千瓦,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风电、光伏发电存在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特点,现有电力系统要接受和消纳大规模高比例的新能源,亟须大力发展各类储能,以弥补灵活调节能力缺口。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截至目前,各省规划的“十四五”新型储能总规模合计超过6000万千瓦。
  温枢刚委员建议,加强对各地发展储能的指导督导,充分挖掘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推动新能源配置储能向实际需要转变。根据电力系统运行实际调节要求,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各类主体投资建设。充分考虑电源特性,优化新能源配储能的规模、型式。鼓励新能源基地集中配置储能,支持储能容量租赁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共享储能、电网侧储能、用户侧储能。
  他提出,应加快建立“新能源+储能”一体化调度机制,积极推动新能源配置的储能向独立/共享储能发展,提高已建储能的利用率;在现货市场运行地区,赋予储能企业更灵活的运行决策权,充分发挥储能调峰调频、功率支撑等多重作用。推动新型储能产业科技创新,提升储能设施准入标准,确保安全可靠。
  2022年,中央和地方共发布储能市场规则相关政策85项。温枢刚委员建议,推动已出台的储能“政策包”落地见效,明确储能市场定位,加快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现货市场建设,丰富交易品种,以市场化方式体现储能的多元价值。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