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全球首创智能化防尘电子大棚亮相江苏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暨电炉短流程炼钢现场会

2023-05-26 10:18:00

  为贯彻落实全国电炉短流程炼钢推进大会精神,加快推动全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5月23日至24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在苏州张家港市召开全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暨电炉短流程炼钢工作现场会。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英剑波,二级巡视员杨新芝、厅大气处处长及相关人员、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分管大气副局长、大气处长及全省 33 家钢铁企业主要负责人齐聚张家港,交流经验,互促互进。
  5月23日下午,江苏省各市局领导及各钢铁企业负责人参观了浦项、沙钢和永钢的超低排放项目,分别就亮点工程进行了现场观摩。
  初次亮相,全球首创智能化防尘电子大棚
  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沙钢)于2019年7月积极开展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前后共计投入近85亿元。市局领导及各钢铁企业领导参观现场后,对张家港市超低排放改造给予了高度赞赏,其中沙钢电子大棚项目,因其解决解决了超低排放和长江保护的突出矛盾,完全达到了超低排放标准,同时在节能低碳上有巨大的成效,通过无人化系统运行,实现了长效保持的系统终身管理,成为此次参观的亮点。
  按照长江防汛规定,红线内的滩涂地料场不得建设封闭料棚等永久性建筑物,而超低排放政策又要求原料场必须封闭。面对这两大难题,沙钢与BME合作研发,使用“立体遥感监测、污染瞬时感知、三维数据孪生、集群式运行管理、AI自主学习”等五大核心技术,全面覆盖了料场内外的所有污染环节,解决了与常规料棚不同的,风力、降雨、扩散、蒸发等因素影响下的粉尘管控技术难题。实现了全流程无人化操作,所有动作全部智能化,污染控制动作均在0.5s以内完成,五级精准拦截,有效抑尘率达99.9%以上,真正实现了用无形的系统化手段让粉尘无法逃逸。
  最新科技,BME无组织动态清零技术
  无组织动态清零技术是在BME原有的无组织智慧管控治技术基础上的又一大突破。其一方面更加贯穿以终为始的治理理念,从治理污染转向预防污染,从点式监测转向五面一体监测,从单一控制向集群式智慧控制,从二维展示转向多维展示,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是在数据整合分析基础上,构建与物理实体相对应的平行虚拟实体,并最终实现虚拟实体对物理实体的反哺赋能。
  技术体系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1、生产全数字孪生系统;2、环境仿真系统;3、污染时空洞察系统;4、污染源头阻断系统;5、智慧管理平台10.0。
 
▲ 治理前后对比
▲ 治理效果对比
  全数字化电子大棚项目项目共应用或形成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应用软件著作权31项。
  电子大棚项目落地后,料场周边微站TSP均值为38.5 μg/m3,与去年同期降低约60%,且与同类盖棚料场周边微站浓度相当,料场能见度大大提升,周边环境明显改善,通过监测数据比对,显示这套系统投用后,料场周边污染物浓度降低了48~55%,证明电子大棚的实际管控效果完全不亚于其他的封闭大棚。而且基于近半年的数据估算,每年该系统的运行还将为沙钢减少约1000多吨的矿物流失,挽回直接经济损失约180万元。
  示范项目,引导全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永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累计投入超60亿元,从水、气、声、渣等方面加强环境综合治理。BME为永钢提供超低排放整体规划设计咨询服务,助力超低改造,2022年7月,成为江苏省首家全面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公示的钢铁企业。
  浦项始终致力于打造蓝天绿水“花园式工厂”,累计投入约2.3亿人民币,实施了一系列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改造过程中,BME全程指导,协助开展炼钢电炉(140万吨)区环境改善项目,做到了全方位、立体化管控电炉区环境,2023年1月14日起,浦项“无组织”部分在中钢协网站进行公示。
  市局领导及各钢铁企业领导就永钢和浦项的亮点工程进行了现场观摩,对改造情况表示肯定,先进示范项目对引导全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助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污染防治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
  “加快数字化发展”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均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重要部分,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各地正在加快向数字化转型,加速数字城市建设。BME的使命是“让天下无霾”,成立至今始终致力于环保复杂系统的集中数字化管控治高效低耗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未来,BME将不断融合前沿科技,创新解决方案,以数字技术的创新研发推动环保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环保产业运行智慧化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BME”力量。

来源:柏美迪康环境科技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