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钢日照公司“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企业”公示总结
山钢日照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陈云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钢铁行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极致能效是当前钢铁行业的重点工作,是双碳战略的优先选择。
山钢日照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紧跟中国宝武低碳冶金步履,将“双碳”目标引领视为企业转型升级的”绿色引擎,通过政策驱动、管理创新、能源技术变革,坚定扛起培育绿色钢铁新生态的使命担当,锻造了一条蹄疾而步稳的节能降碳绿色转型之路,“碳”更低,添“颜值”,“绿色家底”不断夯实。2024年以来,公司吨钢综合能耗、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吨钢余能回收、煤气回收利用水平等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让公司锚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信念更强、脚力更坚。山钢日照公司作为行业“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企业”进行公示,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公司极致能效工作的高度认可,展现了公司在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极致能耗等领域取得的可喜成就。公司将以此为重要改革与发展契机,化鼓励为鞭策,持续优化管理节能措施,深化技术节能挖潜,强化工艺节能创新,做到极致,走在前列,建设更高端、更智能、更绿色、更高效,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沿海生态样板钢厂,致力于打造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标杆企业。
科学定“能”,绘就绿色画卷
钢铁精品基地承载着全国和山东省钢铁结构调整试点的核心重任,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是钢铁结构调整试点的重点任务之一。公司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效率运行”的总体要求,总结国内外先进钢企经验,创新性开展能效提升工作,在工艺选择和工艺装备选型方面,充分考虑“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者的协同关系,按照“协同匹配、动态有序、连续紧凑”的思想,从工艺装备、总图布局、工艺技术等三个方面,充分考虑了节能减排要素,工艺装备实现了大型化、智能化,形成了紧凑高效的工艺流程布局,国际领先的工艺节能技术广泛应用。目前,公司各项环保投入累计达83亿元,整体装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遵循“系统观、科学观、价值观”的理念,坚持“系统节能,科学用能,提升能效”的节能路线,以“管理节能、工艺节能、技术节能”为抓手,挑战极限能耗,追求极致能效。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公司能源环保部按照“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的系统节能总体思路,开展网格化极致能效诊断。对照中钢协T50技术清单、宝武极致能效138项技术,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形成68项极致能效提升措施清单。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2023-2025年能效提升实施方案,从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工艺节能三个维度,明确焦化工序、高炉工序、转炉工序节能降耗主攻方向,确定了22项重点措施,总投资1.76亿元,年实现节能量14.4万吨标准。提出重点工序能效标杆具体实施路径,绘就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画卷。
创新赋“能”,挑战能效极限
公司深入开展节能诊断,集合内外部专家力量,从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原燃料优化、结构优化和界面措施、操作措施等全方位入手,挖掘企业能效提升潜力,加快节能先进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积极储备与拓展节能新项目。同时,持续开展同行业先进节能技术应用对标,深挖工序节能降碳潜力,做好行业内先进节能技术的衔接。能源环保部按照“五定”原则,对重点措施进行分解,强化部门协同管控,加强过程管控,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按照“日统计、周分析、月总结、季评价”的模式,对重点指标、重点项目全面管控,确保各项措施取得实效。
公司按照“按质用能、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热尽其用”的科学用能思想,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T50技术清单为指导,积极采用节能技术应用,开展重点工序节能降耗专项行动。炼焦工序的高温高压干熄焦、上升管余热回收等技术最大限度提高焦化能源利用效率,焦化工序能耗 降低3.50kgce/t ;炼铁工序的高炉冲渣水和密闭循环水余热回收、均压放散煤气全回收等新技术取得显著成效,工序能耗降低1.40kgce/t;炼钢工序基于AI图像识别的转炉煤气极限回收、转炉除尘风机节能控制等新技术的运用,确保吨钢能耗不断下降;构建转炉煤气极限回收管控模型,优化柜速升降连锁、拒收温度、煤气发电机组掺烧速率等重点参数,自主开发基于AI的图像识别炉口微正压控制专利技术,转炉煤气回收量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转炉工序能耗降低4.80kgce/t。并且公司充分利用低品质热源余热,外供周边市政采暖和周边海产养殖户,构建“钢铁—市政”“钢铁—渔业”的生态产业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2024-2025年外供余热量12.3万GJ,项目全部投运后,年可外供余热207万GJ。
逐梦绿“能”,探索“双碳”路径
面对国家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新形势,针对钢铁行业年底纳入碳市场交易新变化,按照宝钢股份节能减碳总体目标要求,公司以《2025年-2030年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为引领,深化极致能效,开发绿色能源,践行低碳冶金,全面加快公司绿色低碳转型步伐。
公司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端、竖向到底”的指导思想,坚持“管理先行、业务驱动,体系支撑、组织保障”的推进路线,建立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管控中心一“静”一“动”两大管控平台,支撑能源系统高效运行,全面打造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提高节能减排动态管控水平。全面落实网格化极致能效诊断确定的68项节能减碳项目,持续提升公司节能减碳水平;开发绿色能源,建设光伏发电;深化智能制造,建设智慧能源信息系统,提升能源管控水平;构建碳中和管理体系,建设碳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提升降碳能力。
公司通过深度融合制造域、设备域、质量域的信息,实现全流程全工序和全品种的碳排放监测、评估、计算和分析,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优化能源结构,制定科学的减排策略,实现公司低碳转型。
公司将坚定循环经济与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全面融入中国宝武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系统导入宝钢环保能源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极致能效引领者的示范带动作用,构建循环经济绿色产业链,不断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以实际行动持续领跑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