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今日热点

锚定新目标,走好每一步——钢协第六届会员大会三次会议之企业交流会侧记

2022-01-13 09:48: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樊三彩 报道
 
  1月1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三次会议会长报告指出,2021年,钢铁行业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在此次会议期间举办的6家企业交流会上,我们再次听到了很多令人振奋的消息——
  “鞍钢2021年实现了‘十四五’开门红,取得了3个‘历史性突破’。”
  “太钢全年资产负债率较年初降低6.41个百分点。”
  “神舟十三号就有中信泰富特钢研发生产的关键材料。”
  “包钢率先成为内蒙古国资监管企业中首家收入超千亿元企业,首次实现利润过百亿元。”
  “2021年,建龙集团高质量完成了全年重点工作。”
  “加里曼丹钢铁项目建成后年产能将达2000万吨,是东南亚乃至全球较大的单体钢铁生产企业。”
  …………
  会上,鞍钢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戴志浩,中国宝武太钢集团总工程师李建民,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钱刚,包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魏栓师,建龙集团副总裁高全宏,德龙集团副总裁包建华分享了各自企业的运行情况,并围绕兼并重组、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国际化等热点话题交流了经验、分享了心得。精彩的交流发言让与会代表感受到了2022年锚定新目标、走好每一步的决心和信心。
  精准发力求实效
  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在这次交流会上,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各家企业都扎根自己的领域,不断探索新路子,持续发展新经验,也因此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戴志浩指的3个突破分别是:鞍钢党委在国务院国资委2020年度中央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中首次晋级“A”;鞍本重组顺利完成,并完成债转股和混改;经营效益创历史新高,鞍钢2021年营业收入、经营利润有望在历史上首次突破3000亿元、300亿元关口。这样的成绩对于2020年底才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任务的鞍钢而言着实不易。
图为戴志浩作题为《发挥区域引领作用推动鞍本重组整合加快 建设高质量发展新鞍钢》的交流发言
  重组后,鞍钢一方面积极有序推进本钢债转股、引入优秀民营企业参与本钢混改等综合性改革落实落地;另一方面,全力开展整合融合工作。戴志浩表示,一是围绕“要素管控+管理移植”主线推进管理整合。目前,本钢已完成211项制度承接制修订工作,占比达到85%。二是围绕“战略引领+资源协同”主线推进业务整合,深化鞍本战略规划、采购、产销、物流、科研、国际贸易、矿产资源、产业金融等八大类业务协同。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本钢的经营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对重组颇有心得的还有建龙集团。自2015年以来,建龙集团先后并购了原海鑫钢铁、北满特钢、西林钢铁、包钢万腾、宁夏申银特钢等企业,逐步形成了4200万吨的钢铁产能规模。“根本目的是提升行业集中度和区域集中度,避免恶性竞争。”建龙集团副总裁高全宏分享道。
  拿产品来说,建龙会对区域内产品结构进行深度调研分析,合理设计本区域内企业产品结构,避免区域内的恶性竞争。“例如,对西北区域产品和市场进行深度调研后,针对该区域建筑钢材市场过剩严重的实际情况,建龙一方面压缩了山西建龙建筑钢材产品的比重;另一方面,新并购的企业也定位于填补区域空白,如内蒙古建龙(原包钢万腾)取消了原先的螺纹钢,改为H500型钢产线;吕梁建龙定位于优特钢产品。”高全宏说。
  “创新不易,但我们别无选择。”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多次强调。此次交流会上,中国宝武太钢、中信特钢这两家有着创新基因的企业分享了各自的创新方法。
  “太钢制定完成了新一轮不锈钢发展规划,明确了自身作为中国宝武不锈钢产业一体化运营的旗舰平台的战略定位。”“太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牢牢把握特殊钢发展方向不动摇。”李建民道出了太钢能够持续创新的出发点。他透露道,目前,太钢围绕绿色低碳制造技术、不锈钢关键产品技术和智慧制造,已经进行了关键技术的布局和攻关。
图为李建民作题为《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实现绿色制造和产品新突破》的交流发言
  “我们将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列为企业的战略目标。”钱刚表示,中信特钢用心构筑高水平创新平台,同时着力打造一支强大的科研人才队伍,使得创新源源不断。2008年,中信特钢集团在上海成立中信特钢研究院(总院),并分区域在江苏兴澄、湖北大冶等下属企业成立分院,设立了管材研究院和上海大学分院,搭建起了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同时,各分院又根据所生产的产品设立不同的产品研发研究所、工艺设计研究所等,其中产品研发研究所再次分为不同的专业组,如轴承钢组、汽车钢组等。
图为钱刚作题为《科技创新铸精品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交流发言
  一家老钢企,激扬发展活力的路径除了重组,还离不开深化改革这一条必经之路。在魏栓师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了一家老钢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魄力与勇气,也看到了抢抓机遇、趁势而上的“弄潮儿”精神。
  2021年,包钢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关键抓手,统筹推进生产经营、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多领域全面开花。如包钢以前所未有大力度推进各项改革,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截至目前,包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已完成97%。”魏栓师说。
图为魏栓师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会议,并作题为《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创造最优经营业绩坚决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交流发言
  同时,为全面提升企业发展质量效益,包钢一手抓提产增效,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5.92万元/人;一手抓挖潜降本,自产铁精矿达到850万吨。500公里内钢材产品销售比例首次突破30%,地区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又如,包钢严守发展红线底线,完成14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成功发行钢铁行业首支“碳中和”绿色公司债。
  在6家企业的分享中,改革、创新、重组、国际化等发展的关键词不断被提及。也正是得益于抓住了关键,找到了奋斗的方向,才有了“行业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的这个美好的结果。
  锚定目标向未来
  面向未来,钢铁企业早已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严阵以待,信心满怀,准备好在新的一年撸起袖子加油干,再创佳绩。
  戴志浩表示,“十四五”期间,鞍钢确定了“7531”(7000万吨粗钢、5000万吨铁精矿、3000亿营业收入、100亿级利润)战略目标,大力实施钢铁和矿业“双核”战略,着力培育打造“第三极”(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快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打造世界级钢铁生产企业、世界级铁矿资源开发企业。
  “到2023年,不锈钢规模达到1500万吨,实现不锈钢生产规模‘三年翻两番’;到2025年,不锈钢规模力争达到1800万吨,实现规模、技术和效益全球引领。”李建民表示,为此,2022年,太钢将重点做好通过升级改造和重组合作等方式,力争不锈钢产量迈入千万吨级行列;坚持深化对标找差提效的思路,以极致的效率提升持续带动经营业绩创优;打好资源牌,逐步构建高效、敏捷、安全的全球资源保障体系等工作。
  “展望2022年,建龙集团将持续发力,积极推进4个转型(向经营型、数字化、创新型、美好企业转型)。”高全宏说道,他同时表示,建龙集团将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全面推动企业向低碳绿色企业转型。
图为高全宏在会议现场,并作题为《建龙集团并购重组情况》的交流发言
  “做‘一带一路’的钢铁明珠”是德龙国际化发展的目标。目前,德龙已在印尼苏拉威西省建设600万吨产能,投产400万吨,在建200万吨;德信二期加里曼丹2000万吨普碳钢项目正在规划推进中。在国际化发展中积累了诸多实战经验的德龙还分享了十分“接地气儿”的建议。“国内民营钢企有‘走出去’拓展计划的,一定要做好前期性的调研工作,对拟投资地区政治、经济、人文、法律、市场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与研判。”包建华强调,同时要与外部企业合作要重视股权和物权,应当树立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自身人才、当地人才的培养要并重等。
图为包建华作题为《做“一带一路”的钢铁明珠》的交流发言
  钱刚分享了中信特钢“十四五”的工作思路,主题依然是创新。“积极抢占特钢产业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着力把特钢产业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说。同时,中信特钢与太钢都提出将面向国家重大工程、关键领域和新兴领域的材料需求,重点突破“卡脖子”产品与技术。
  “虽然包钢2021年在经营效益、发展质量、产业转型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仍然面临环保压力巨大、资源供给波动、创新支撑不足等重点难点问题。”魏栓师表达了自己的清醒认识,同时表示,将全面对标宝武提升竞争力,持续巩固扩大收入超千亿元发展成果,还提出了确保在2022年完成所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聚焦打好“稀土牌”“资源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白云鄂博矿深深部资源勘探开采步伐等具体的目标。
  锚定新目标,再展新作为。2022年,钢铁人将抓紧每一天,走好每一步,用真抓实干在压力中前行,在复杂中突破。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