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今日热点

聚焦“双碳”谋发展——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2022年年会成功召开

2022-08-19 10:39: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实习记者 吕林 报道
通讯员 林洪 摄影
 
  8月15-16日,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以下简称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2022年年会在重庆隆重召开。这是低碳推进委员会自去年4月22日成立以来召开的首次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名冶金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为推进钢铁行业“双碳”工作出谋划策。
图为15日会议现场
图为16日会议现场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姜维到会讲话,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张海登、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为大会发来视频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毛新平介绍并发布《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肖学文致欢迎辞。
  钢协副秘书长黄导,钢协专务理事张永杰,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肖鹏,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荣,钢铁行业EPD平台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宝武低碳冶金创新中心技术总监刘颖昊,中国宝武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万能,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环保总监芮义斌,江苏龙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晓东出席会议。钢协科技环保部主任姜尚清、处长李煜分别主持了15日和16日的会议。
图为姜维
  姜维在讲话中回顾了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成立一年来的重点工作,他表示,100余家单位、360余名专家参加委员会的工作,展现了钢铁行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良传统,体现了钢铁人始终如一的团结、奋进、担当、作为的钢铁精神。
  针对钢铁低碳转型,他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坚持原点思维,建立人类文明和保持人类文明都是钢铁的职责所在,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下理解气候变化的过程和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充分地认识双碳目标背景、意义,有助于我们凝心聚力,树立行业低碳转型的决心和雄心。二是中国钢铁应为世界钢铁低碳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中国钢铁工业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绿色低碳产业布局方面已经稳步迈入国际先进行列,作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中国钢铁的龙头企业理应国际引领,为世界钢铁低碳技术的进步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三是钢铁材料作为最具低碳属性的金属材料,更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未来社会绿色发展,市场将更多选择钢铁这一绿色材料。四是中国钢铁低碳挑战巨大。低碳转型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国民经济及钢铁工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综合技术发展情况,科学统筹谋划,与时俱进、动态调整。五是中国钢铁工业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构建钢铁低碳竞争力作为重要引擎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最终目标是构建钢铁低碳竞争力。
  姜维对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钢铁协会下一步工作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一是立足当下,做好极致能效。二是展望未来,强化突破性低碳共性技术攻关。三是构建低碳价值链,打造低碳产业生态圈。四是推进跨产业协同,逐步建成以钢铁业为中心的低碳、零碳生态圈。五是强化数据治理,奠定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六是加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此外,姜维对积极参与EPD平台建设,加快推动“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组织低碳突破性共性技术研发等重点工作进行了介绍。
图为夏农
  夏农在致辞中表示,钢铁行业低碳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大规模技术装备改造、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我国已有部分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能约占全国的6%。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钢铁行业低碳绿色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水平、绩效水平还不够高,低碳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在数据统计及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标准体系健全完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进一步提升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发展水平仍有很大潜力。
图为张海登
  张海登就碳减排和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谈了几点想法: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做实谋篇布局。二是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三是强化产业结构调整,统筹推进节能减排。他表示,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密集型产业,是节能降碳的主战场之一。推进钢铁行业碳达峰是一项系统工程,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围绕国家“双碳”目标,从发展路径、关键共性技术和标准引领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意义重大。
图为陆新明
  陆新明指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2021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3.8%,比2005年累计下降50.3%。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同时钢铁行业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双碳”目标落实的关键在于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的凤凰涅槃、传统动能的活力重生。他还从碳市场的总体情况、碳市场数据质量问题、扩大行业范围、自愿减排交易四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全国碳市场的有关情况。
图为毛新平
  会议发布了《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毛新平对《路线图》进行了详细介绍。考虑到中国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和钢铁工业发展现状,《路线图》提出了“双碳”愿景,明确了中国钢铁工业“双碳”技术路径——系统能效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流程优化创新、冶炼工艺突破、产品迭代升级、捕集封存利用。《路线图》还提出了实施“双碳”工程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30年前),积极推进稳步实现碳达峰;第二阶段(2030-2040年),创新驱动实现深度脱碳;第三阶段(2040-2050年),重大突破冲刺极限降碳;第四阶段(2050-2060年),融合发展助力碳中和。重点任务如下: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持续工艺流程结构优化,三是创新发展低碳技术,四是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五是加强全球低碳产业创新合作。
 
图为肖学文
  会议承办单位中冶赛迪董事长肖学文在致辞中说,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钢铁工业领域面向未来竞争的新的制高点。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根本途径。中冶赛迪作为服务钢铁64年的工程技术国家队,聚焦绿色低碳、积极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和工程转化应用责无旁贷。中冶赛迪快速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创新体系,成立低碳技术研究院,梳理钢铁企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线图,加大资源投入到钢铁低碳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推广。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发挥高端咨询优势,构建起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整体解决方案。二是加强工艺源头减碳,开展突破性低碳技术研发。三是服务生产过程减碳,系统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四是强化末端治理,全方位提高绿色低碳水平。
图为黄导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低碳技术进步,核心是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和技术推广。会上,黄导介绍了征集遴选钢铁行业先进低碳技术的情况,并组织现场投票。
图为张永杰
  张永杰宣读了关于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新增委员单位及专家委员调整情况的报告。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新增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11家委员单位,并进行了委员名单的替换与新增——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赵栋梁等3人接替任专家委员会执行委员,河钢集团郝良元等3人接替任专家委员会委员,新增河钢集团金永龙等47人为专家委员会委员。
图为肖鹏
  中冶赛迪总经理肖鹏在《低碳冶金创新实践》的特邀报告中针对低碳的目标,从工程公司设计院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快速建立一个持续创新的体系,介绍了中冶赛迪对钢铁企业低碳技术路线图的研究成果,并推荐了既能解决技术问题又能兼顾经济性的关键性技术。
图为朱荣
  朱荣在《近零碳排炼钢工艺技术研究》的特邀报告中介绍了近零碳排放电弧炉炼钢新工艺,从能量来源碳近零、冶炼过程碳近零、原料生产碳近零3个层面分析了该工艺的研发技术路径。他表示,依据现有可能实现的技术,最终炼钢工序极限碳排放将达到64kg/t(钢)。
  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成立一年多来,以低碳发展、低碳技术、低碳标准三个工作组为主体,发挥平台作用,针对行业低碳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在低碳发展、低碳技术、低碳标准等方向做了大量务实专业且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会上,中国钢研科技集团钢铁绿色化智能化技术中心负责人上官方钦、东北大学教授储满生、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全国钢标委低碳冶金标准化工作组副秘书长陈剑分别汇报了低碳发展、低碳技术、低碳标准工作组的主要工作、研究成果及今后重点。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轧钢处处长管志杰进行了《钢材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成果展示。
图为上官方钦
图为储满生
图为陈剑
图为管志杰
  在推进低碳工作进展及先进低碳技术交流环节,刘颖昊介绍了钢铁行业EPD平台情况,袁万能做《从欧冶炉到富氢碳循环炉减碳技术研究》报告,芮义斌做《能效提升和新技术应用促低碳发展》报告,孟晓东做《高效节能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技术》报告。
图为刘颖昊
图为袁万能
图为芮义斌
图为孟晓东
图为姜尚清主持会议
图为李煜主持会议
  与会代表表示,本次会议从理性、现实、积极的角度,总结过去,肯定成绩,分析问题,研究工作,部署未来,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更为今后的行业“双碳”工作指明了方向,鼓足了干劲。
图为与会人员听会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