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今日热点

2022(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成功举办——夯实“基石计划” 建立高质量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2022-12-26 10:07: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罗忠河 报道
 
  12月23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22(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以线上视频形式成功举办。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致辞。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原司长鞠建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运敏、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宏启、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总工程师雷平喜、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树斌、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崔丕江、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秘书长史万利、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做主题演讲。
  与会嘉宾围绕“夯实基石计划 保障资源安全”的论坛主题,聚焦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双碳”目标下高质量建设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实现钢铁原材料保供稳价等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探讨,累计吸引1.22万余人次进入直播间观看参会、参与讨论和留言互动。
  骆铁军在致辞时指出,我国已经站在世界钢铁生产第一线,正在向钢铁强国迈进,但是没有资源强国的保障和支撑,钢铁强国的基础就不会稳固和牢靠。为提升资源保障能力、优化原料供给结构,钢协向国家有关部委上报了开展 “基石计划”的建议。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等有关部委对此高度重视,正式启动实施了“基石计划”国内铁矿资源推进工程。
  据骆铁军介绍,目前“基石计划”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国内铁矿项目审批明显加快,各地对项目审批的态度由最初的不主动转变到现在的加速度。二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今年前10个月,我国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3.2%,投资增幅居采矿业之首。三是部分重点项目加快研究推进。目前已有6个重点铁矿项目开建,建成后可新增铁精矿产能近3000万吨,其中全国最大的单体地下铁矿山——鞍山西鞍山铁矿项目于11月16日正式开建。该项目保有资源储量13亿吨,涉及年产铁精矿千万吨级,将为我国贫铁矿资源绿色高效开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同时,钢协也在积极开展“基石计划”海外矿开发、废钢回收利用等其他方面的工作。
  骆铁军强调,钢铁工业和铁资源产业处于基础原料的上下游,两者密切相关,要努力在资源开发方面形成共识、携手推进,使钢铁产业链变得更加协调、更加健康、更可持续。我国钢铁强国正在努力实现,但资源强国仍然任重道远。“基石计划”相关工作虽然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下一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将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进“基石计划”国内铁矿开发、海外资源开发以及扩大废钢应用工作取得新进展。
  牛犁从今明年世界经济发展前景、2022年我国经济边际变化、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2023年中国经济前景判断四个方面,做了《政策加力形成合力 推动经济整体好转——2022-2023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主题报告。
  牛犁分析称,尽管内外部环境异常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具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支撑未来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展望2023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激励各地鼓足干劲、迎难而上,不断优化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宏观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生产端稳步恢复,需求端动能增强,物价水平保持平稳。他初步预计,明年我国经济增速大体在5.2%左右。
  王运敏院士在题为《战略金属矿产资源安全供给及科技支撑》的主题报告中指出,经济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基础,资源安全既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安全的保障。只有保障了资源安全,保障了我们经济发展的基础原料,才能有经济的安全。因此,资源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压舱石。而战略性矿产资源是未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直接关乎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当前,矿产资源安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
  基于国内外战略矿产资源的需求、国内矿产资源的禀赋、我国矿产资源生产供给情况等影响因素,王运敏院士系统分析了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形势。他强调,勘查和开发是同等重要的,矿产资源只有采出来、用起来才能体现价值,不能只勘查不开发、只增储不增产。依靠科学技术,提高战略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与水平,是提升国家资源供给保障能力的关键,是把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的核心。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发展地、全面客观地看待矿产资源形势;要着力提升金属矿产供给水平的科技支撑,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已有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能力,实现战略资源高质量增效提产,全面创新新建基地的架构与开采模式,超前谋划储备基地的数量与规模;要自主研发国际先进的采矿装备,改变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
  夏农在做《积极主动 扎实工作 加快推进国内铁矿项目开发建设》主题报告时指出,国内铁矿项目建设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国内铁矿项目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较快发展,技术进步、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等不断完善,一些地区铁矿资源开发的比较优势不断提高,以前在技术、经济上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这些都是加快国内铁矿项目建设的客观基础和有利条件。从全国范围看,当前加快国内铁矿项目建设比以往更加具有潜力和空间。
  他强调,加快推进国内铁矿项目建设,要统筹处理好国内铁矿资源勘查、矿山开发和环保安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支持国内铁矿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和综合利用,有效解决项目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快推动国内铁矿项目建设。针对如何加快推进国内铁矿项目建设、提高我国铁矿资源供给能力,夏农一级巡视员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完善协调推进机制;二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三是科学制定目标任务;四是强化环保能耗安全;五是切实加强组织实施。
  鞠建华在题为《矿产资源形势及管理趋势解析》的主题报告中,梳理回顾了近年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主要矿产品生产消费和进出口贸易概况,并系统分析了未来重要矿产资源需求趋势和当前我国矿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他指出,我国矿产资源需求总体呈上升趋势,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将加快增长,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将由燃料密集型向材料密集型转变。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应进一步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不断完善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政策。
  熊宏启在做主题报告时重点介绍了《鞍钢矿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他表示,鞍钢矿业将以打造五个一流(一流成本管控、一流体制机制、一流创新能力、一流生态环境、一流智能制造)为发展路径, 以打造世界级成本、世界级规模、世界级产品为标的,以建设世界一流资源开发企业为战略目标,着力提升资源保障能力,补链延链强链,切实维护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他还介绍了鞍钢矿业的发展目标,即以“基石计划”为契机,确立了比肩国际四大矿山的追赶目标, 2025年铁精矿产量力争达到3000万吨级,2030年达到6000万吨级,有力支撑鞍钢达到亿万吨级水平。
  雷平喜在做主题报告时在分析全球铁矿石供需形势后指出,纵观未来全球铁矿资源供需格局,一是不缺资源,二是不缺供应,三是质量有保障。那么,为什么我国铁矿石还存在安全保障问题,而且形势还十分严峻?
  他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一是从我国粗钢生产和消费来看。过去15年(2006到2020年),我国累计粗钢产量110.37亿吨,累计生铁产量98.3亿吨,累计进口铁矿石119.1亿吨,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为74.65%。预计未来15年(2021年到2035年),我国累计粗钢产量159.54亿吨,累计生铁产量124.16亿吨,累计进口铁矿石155.48亿吨,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为75.98%。未来15年无论是粗钢、生铁产量还是铁矿石进口量都将超过过去15年的总和,铁矿石缺口超过150亿吨。
  二是从我国进口铁矿石数量来源来看。来源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占进口总量的82.9%。
  三是从铁矿石进口运输通道来看,进口铁矿石86%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和松巴海峡,93.9%需要经过南海。运输通道一旦出现问题,进口铁矿石面临断供的风险。
  四是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看。全球资源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民族主义思潮和情绪在全球范围内抬升,叠加疫情和地缘冲突也增加了铁矿石原料供应的不确定性风险。
  五是从我国铁矿资源禀赋来看。无论是如何加大勘查开发的力度,都不能满足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未来15年也不会有根本性缓解。
  六是从“走出去”开发海外资源的来看。经过30多年的努力,海外权益矿在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中占比仍然不足10%。
  七是从国际铁矿石供应格局来看,四大矿供给垄断格局已形成,并且不断加剧。尽管我国是铁矿石最大的买主,但对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影响有限,在国际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也不大。
  他说,通过理性分析客观判断,毫无疑问,铁矿资源已成为影响我国钢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否持续稳定、及时足额足量、经济的获得所需要的铁矿资源,将直接关乎国家安全,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李树斌在做主题报告时认为,废钢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从事废钢产业又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一是废钢产业保就业、保民生。粗略计算,回收废钢铁可以拉动几百万人就业和生存。二是为国家无废城市建设保驾护航。三是打造绿水青山生态效益显著。2021年,废钢铁消耗总量是2.26亿吨,对比使用铁矿石冶炼减少了3.62亿吨碳排放,节约了0.79亿吨标准煤、3.84亿吨新水,少用了3.84亿吨精矿粉。打造绿水青山,废钢铁产业可谓功不可没。
  他最后信心满满地说,我国废钢铁产业未来发展就是要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将以大型钢铁企业为依托,以废钢铁加工配送示范基地及大型废钢铁企业为引领,运用区块链+废钢铁场地运营管理项目、废钢智能化自动检验系统、高效节能环保的废钢铁加工装备,推进降低企业税负,平抑税收洼地的影响,坚持标准质量,加强规范管理,建立有序的废钢铁加工配送体系,不断提高炼钢废钢比。到“十四五”末,全国炼钢废钢应用比例力争达到30%以上,把废钢产业真正打造成产业化、产品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工业化体系,为我国钢铁工业超低排放和绿色高质量发展开创新格局做出新的贡献。
  据崔丕江介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10月份,全国焦炭产量3.97亿吨,同比增长0.1%,其中钢铁联合焦化企业焦炭产量1.01亿吨,同比下降1.4%,其他焦化企业焦炭产量2.95亿吨,同比增长0.6%。预计全年焦炭产量与上年持平或略有下降。
  对于2023年钢铁和焦化行业的发展环境,他持相对乐观的态度。他说,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力度进一步加大,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的持续优化,为经济全面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和战略措施将逐步落实,经济增长速度应进一步加快。因此,他对中国经济总体向好的趋势应充满信心,我国宏观经济和煤炭、钢铁行业发展形势不断改善,焦化行业经济运行状况会自然变好,预判2023年钢焦企业应比2022年发展环境会有所改善。
  他认为,从短期看,焦化行业总体产能过剩,将处于盈亏平衡或小幅盈利状态。从长远看,随着我国废钢积蓄量逐年增多,消费量和钢材需求的下降,焦炭需求将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焦炭市场竞争激烈将是常态,焦化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容乐观。
  对于2023年铁合金行业发展趋势,史万利有3个基本判断:
  一是铁合金行业早已完全市场化,2023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整体会处于低水平相对平稳运行态势。
  二是行业伴随着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加快,优胜劣汰、转型升级,行业格局将要发生大的变化。比如说,12500千伏安以下普通铁合金矿热电炉要被全部淘汰。
  三是行业管理将逐渐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企业间的竞争逐渐体现为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他说,市场毕竟是市场。对于市场经济规律,我们只能适应。怎么适应?那就靠你自身的生存能力,靠你自身的转型升级来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范铁军做主题报告时在分析我国钢铁行业原材料保障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业构建长期、高效、稳定、多元的高质量资源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他说,从供应侧角度来讲,首先要建立多维度、多元化的资源保障体系。对国内矿来说,要稳产量、调结构,确保高质量;对进口矿来讲,要建网络、保渠道,确保长期高效;对贸易体系来讲,要控风险、促发展,确保平稳安全;从权益矿来讲,要拓资源、基地化,确保可持续。其次要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原材料保障格局。从稳定国内循环的角度来看,国内企业要通过绿色化、智能化、基地化、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在“六化协同”来增加国内矿的供应量。从促进国际循环的角度来看,一要扩大优质再生钢铁料的进口,缓解国内保障的不足;二要实施国家资源战略,全方位服务企业参与全球资源开发;三要培育国际级的矿业投资平台,积极参与全球资源开发;四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以产业链的模式实施走出去;五要以行业为主导,建立更为全面、系统的海外矿业投资项目风险评估体系;六要针对境外矿山开发设置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基金、矿业开发基金等,对“走出去”项目在资金项给予支持。
  从需求侧角度来讲,一方面要加大兼并重组的力度,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因为铁矿供需双方地位不对等,导致定价话语权很弱;另一方面要加大工艺和技术创新力度,减少铁矿石、焦炭、煤等传统原料需求,如提高电炉炼钢比例、推动熔融还原炼铁技术创新、发展氢冶炼技术等。
  冶金规划院副总工程师彭锋、矿山处副处长张松波分别主持上午、下午的论坛。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