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吕林 报道
图片由会议主办方提供
9月20日,由北京科技大学、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挥发性有机物与恶臭污染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河北省碳计量中心承办的第八届钢铁、焦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技术研讨会在石家庄正式开幕。会议以深化超低排放改造、协同降碳减污为主题,围绕最新技术进展和热点问题展开研讨,积极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图为开幕式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侯立安教授在线上出席开幕式并做特邀主旨报告。河钢集团技术总监、科技创新部总经理齐建军正高级工程师,河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丽涛教授到会致辞。河北科技大学邢奕教授主持开幕式。河北省生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主任王晓利正高工,河北省计量检测技术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河北省碳计量中心主任张晓海正高工,河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力敏,石家庄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利彬正高工,河钢集团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京雷,中国五矿集团冶金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叶恒棣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李子宜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开幕式。

图为齐建军致辞
齐建军在致辞中表示,近10年来,我们见证了钢铁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历程,特别是以超低排放为代表的绿色转型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截至今年8月,204家钢铁企业约8亿吨产能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检测。河北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在产钢铁企业全面创A的历史成就,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贡献。今年8月,生态环境部正式委托河钢作为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清洁钢铁群标志性成果的总承单位,为行业新发展阶段绿色低碳转型、技术创新顶层设计提供支撑。河钢愿以此为契机,以本次会议为平台,与行业同仁一道集思广益、同舟共济,凝聚起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为行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图为王丽涛致辞
王丽涛在致辞中表示,河北科技大学作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高度重视面向产业需求的科研创新,在低碳冶炼、能源高效转化、污染控制、资源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成果,多项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为区域钢铁、焦化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次研讨会聚焦绿色低碳技术前沿,探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对策,不仅有助于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创新,更将深化产学研协同,推动区域产业绿色变革产生积极作用。河北科技大学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拓展与专家、企业的合作,共同为推进行业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图为邢奕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后,会议进入特邀主旨报告环节。侯立安、邢奕、田京雷、叶恒棣、李子宜分别做《工业厂区有限空间空气质量保障技术研究进展》《钢铁行业能质多级循环利用:从绿色制造到生态回归》《钢铁流程物能耗散控制及循环利用关键技术》《钢铁烧结烟气CO催化净化技术及工程实践》主旨报告,分享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展望未来技术方向。

图为侯立安线上做报告

图为田京雷做报告

图为叶恒棣做报告

图为李子宜做报告
9月20日—21日,会议按照CO2捕集、固定与利用(CCUS)技术,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技术,焦化行业污染物低碳超低排放等11个专题举行技术交流会,具体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落实《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及《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推动钢铁、焦化行业完成“十四五”超低排放改造目标,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会议特别设置了青年学者专场,主要围绕钢铁、焦化污染控制技术创新及应用进行交流和研讨,促进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启迪新的学术思想。会议还同期举办了钢铁、焦化行业碳减排与污染治理科技成果展,展示创新科技成果、技术产品和项目,分享典型工程案例,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转化应用。
会后,参会代表前往河钢石钢,学习考察企业绿色低碳工厂、钢铁绿色制造、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的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