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品种质量

河钢将建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

2019-11-27 09:36:00

  本报讯 11月22日,河钢集团与意大利特诺恩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商定双方在氢冶金技术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利用世界最先进的制氢和氢还原技术,联手中冶京诚共同研发、建设全球首例120万吨规模的氢冶金示范工程。

  该项目将从分布式绿色能源、低成本制氢、焦炉煤气净化、气体自重整、氢冶金、成品热送、二氧化碳脱出等全流程进行创新研发,探索一条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低碳甚至“零碳”经济的最佳途径,从改变能源消耗结构入手,彻底解决钢铁冶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问题,从而引领传统钢铁冶金工艺变革。河钢集团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王新东与特诺恩希尔首席执行官马吉奥林诺·斯特凡诺分别代表双方签字。

  当前,在全球“脱碳”大潮的背景下,以减少碳足迹、降低碳排放量为中心的传统钢铁冶金工艺技术变革已成为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新趋势。用氢气代替煤炭,改变能源消耗结构,实现“低碳”甚至“零碳”工艺的产业化,是彻底解决钢企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和碳排放问题的技术方向。

  近5年来,河钢先后投入200多亿元,实施了覆盖产业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行动计划,完成了400多项节能环保项目,关键工序在业内率先达到了超低排放标准。在对传统工艺进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的同时,河钢积极研究通过变革传统工艺来推动行业绿色发展,加强同国内外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探索从改变传统工艺和能源消耗结构入手彻底解决冶金过程环保和碳排放问题的系统方案。特诺恩集团在基于氢能的新型冶金、二氧化碳捕集与应用等领域创造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并积累了大量的氢能应用经验。自今年7月以来,双方围绕基于氢能的新型冶金技术研发与应用开展了多层次的交流与调研,重点就以氢代碳冶金的关键技术问题、工艺路线、资源和能源条件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达成了合作意向。

  下一步,双方将在谅解备忘录框架下,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共同开展基于氢能冶金技术的全生命周期合作。双方技术团队将围绕分布式绿色能源利用、氢气制备与存储、氢冶金、二氧化碳脱出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共同研发以氢能为核心的新型钢铁冶金生产工艺;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分布式可再生绿色能源,结合应用工业气体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等先进技术,共同打造世界上第一条氢冶金示范工程生产线。 (郑仲)

 

  短评

 

  “以氢代煤”,来吾道夫先路

  米飒

  11月22日,河钢与意大利特诺恩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联手中冶京诚共同研发、建设全球首例120万吨规模的氢冶金示范工程。这是继德国蒂森克虏伯在11月11日启动了一系列高炉氢炼铁试验之后的又一重磅新闻,说明中国钢铁企业在这个渐行渐近的“以氢代煤”炼铁时代,正在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也必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纵观全球,在氢能冶炼方面,世界发达国家先进钢企虽然早已着手研发,但总体来说我国先进钢企与欧洲、日本、韩国先进钢企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给我国钢铁工业创新超越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重要的突破口。今年初以来,先有河钢于1月份与中核集团、清华大学签订《核能-制氢-冶金耦合技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核冶金产业联盟;紧接着3月份,河钢与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中国钢研、东北大学联合组建氢能技术与产业创新中心,共同推进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此后的9月6日,酒钢集团氢冶金研究院揭牌成立,酒钢王明华团队煤基氢冶金理论研究获重大进展的好消息振奋了全行业……可以预见的是,在我国钢铁行业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的背景下,还将有更多的钢企参与到氢能技术的探索中。

  当下,钢铁行业面临着来自环保的巨大挑战,无论是行业形象亟待改变还是行业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环保方面的有效作为。此次河钢即将落地氢冶金示范工程,让外界看到了中国钢铁的责任和担当,无疑将大大促进“以氢代煤”炼铁技术的发展。我们深知,“以氢代煤”炼铁还面临众多的难题需要去攻克。但我们也深信,勇于“道夫先路”的中国钢铁一定能够在这场重大工艺的革命性变革中发挥引领作用,为世界钢铁工业绿色发展做出更大的中国贡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