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新材料前沿

华东地区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2019-07-03 10:59:00

  新材料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和先导。华东地区新材料企业众多,新材料产值规模居全国几大区域之首。本文聚焦于江西、江苏、上海、福建、浙江、安徽、山东等新材料基础较好的华东地区,开展新材料产业十四五前期研究。
  一、新材料产业升级换代,华东地区积极布局抢占先机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新材料产品日新月异,产业升级、材料换代步伐加快。新材料技术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结构功能一体化、功能材料智能化趋势明显,材料的低碳、绿色、可再生循环等环境友好特性倍受关注。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具有完善的技术开发和风险投资机制,大型跨国公司以其技术研发、资金、人才和专利等优势,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新材料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新材料产业处于培育阶段,与国际新材料产业发展存在一定差异。在产值规模上,2017年全球新材料行业规模达到2.23万亿美元,中国新材料产业规模约3.4万亿人民币(约合0.5万亿美元);在技术产品方面,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初级产品过多,中级产品质量不稳定,高级产品缺乏,尤其是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汽车铁路、节能环保等重要领域的关键材料依进口;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仍在国际新材料产业中占据领先地位,拥有巴斯夫、杜邦、拜耳等世界主要新材料跨国集团,在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
  在十三五时期,华东地区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新材料发展战略规划,以推动新材料产业跨越发展。在2016年,江西、江苏在十三五规划中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发展重点,江苏省树立了万亿级规模的新材料产业目标,向新材料强省跨越。2017年后,上海、福建、浙江、安徽、山东陆续出台了新材料产业专项规划,明确了千亿的产业目标,上海、浙江及山东三地明确了新材料研发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
  二、集百家基地、万家企业,华东地区新材料居七大区域之首
  华东地区新材料产业产值规模持续增加,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材料产业基地数量居全国前列,聚集一大批新材料领域龙头骨干企业,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1.华东地区新材料产值规模达千亿级别,居全国前列,产业门类相对齐全,在先进高分子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特种金属功能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材料等新材料中均有分布。
  2.华东地区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基地数量最多的地区,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新兴化工等领域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其中,安徽聚集了蚌埠市和滁州市2个硅新材料生产基地,并坐拥铜陵金属材料产业基地;江苏省有14个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山东拥有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园区3家,省级新材料产业园区达到22家。
  3.华东地区的新材料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国家级、省级新材料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科研院基础设施筹建完善,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阶段性突破,组建了多个细分领域产业创新联盟,实施了一批新材料产业重大项目。
  三、华东地区新材料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技术、协作、产业化
  华东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发展居于第一梯队,但相较发达国家水平来说还存在以下问题:
  1.关键材料和高附加值材料主要依赖进口,华东地区新材料产业多以材料粗加工和终端产品组装为主,附加值不高、创新能力待提升、结构仍需优化。
  2.华东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协作不足。华东地区的江苏省新材料产值达1.86万亿,而安徽省、江西仅两千多亿,差距悬殊。福建省新材料产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同质化较为严重,差异化不明显;安徽省产业集聚区、基地间新材料产业定位相叠,重复建设,彼此形成强大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
  3.产业化基础研究及产业化进度总体较缓慢。基础应用研究型人才、熟悉材料制备工艺和精通工程化装备的复合型人才紧缺。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于研发创新,缺乏与企业间的深度融合,市场需求匹配偏弱,有材不敢用、不愿用或者用不了等问题普遍存在。
  四、华东地区十四五时期新材料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1.强化应用牵引,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新材料人才培养与创新团队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推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及公共服务平台间研发链条,企业提需求、科研院所及高校定向培养人才开展技术攻关,实施重大项目。增加研发课题经费,鼓励跨区域联合开发,解决新材料领域“卡脖子”问题。
  2.完善顶层设计,强调统筹协调。加强对地区新材料产业实地调研,围绕“重点方向、重点企业、重点园区”统筹规划华东地区新材料基地发展,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聚集区。
  3.依托国家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结合华东地区新材料产业特点及优势,搭建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华东分中心。汇集华东地区的新材料技术、产品、专利、专家等海量数据资源,共享关键仪器设施、搭建供需对接服务,联合开展关键技术和产业应用技术攻关,以提升华东地区新材料产业整体研发水平。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