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冶建钢构

技术为重 人才强企
——中国华冶通过举办职工技术、技能比武大赛选拔技术人才侧记

2019-11-14 09:17:00

  本报记者 陈聃

  技术为重,人才强企。中国华冶通过举办矿山板块职工技术、技能比武大赛,选树一批矿山主要工种真正的“行家里手”,培养一批扎根一线的施工作业骨干,造就一批具有独特技能优势的矿山技术人才。10月17日,为期2天的中国华冶暨天津第三分公司第三届职工技术、技能比武大赛在中国华冶山西峨口铁矿项目部圆满落幕。
  这次比武大赛同时进行公司级和分公司级选手比赛,共分采矿技术、矿山安全、矿山测量技术、矿山维修工、矿山电工五个专业组别,理论考试、实际操作两个部分,各专业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各一名,矿山测量技术设团体配合奖一组。中国华冶99名参赛选手角逐大赛现场,在理论考试中,选手们聚精会神作答;在实操考试中,选手们沉着冷静操作;在井下比武现场,选手们凝神排查提前设置的隐患考题;测量专业选手克服风寒雨冷天气,认真操作计算。中国华冶对各专业获得公司级第一名的选手授予了“中国华冶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矿山板块职工技术、技能比武大赛是中国华冶打造知识型、技能型高素质矿山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是做精做优矿山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秉承“人才兴企、科技强企”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大赛在中国华冶全公司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员工学习技术、钻研业务的热情,提升了员工整体技能素质,更加坚定了“矿业兴钢、矿建报国”的初心使命,凝心聚力,务实笃行;大赛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打造新时代“企业工匠”,为企业培养人才、选拔人才提供保障,为促进技术性人才综合素养提高奠定了基础;大赛为走高技术、高质量发展之路与不断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并为更多矿山业务人才不断储备奠定了基础;大赛为打造矿山建设“国家队”新形象,实现企业全面可持续跨越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且为扎根太钢峨口铁矿建设,开拓山西乃至全国矿山板块营销市场,展示了企业技术和人才实力,提升了企业品牌形象。
  太钢集团矿业公司峨口铁矿总工程师刘慈光感言:“这次技术技能比武大赛在峨口铁矿胜利召开,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华冶人‘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朴实无华的中冶精神,感受到了‘站在排头不让,把住红旗不放’的马万水精神,中国华冶在赛事精心筹备和细致策划每一个细节上,让我感受到了华冶人对待事情的认真,更让我感受到了华冶人的热情。华冶的参赛选手在本次比武大赛中展现出的精神面貌,让我感受到了华冶对待人才培养的重视,感受到华冶人在矿山板块的专业。我相信借此次技术技能比武大赛的东风,定能使得太钢与华冶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和交流。我也相信,太钢峨口铁矿的任何项目交给华冶人,都能够收到一张满意的答卷。”
  中国华冶天津第三分公司峨口铁矿项目部伊晓明说:“我是一名安全员,作为一名参与前两届分公司技术比武大赛的选手,有前两届技术技能比武大赛的宝贵经验,很荣幸在本次技术技能比武大赛上获得了安全专业一等奖。一等奖的获得不是终点,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更是一次激励,将激励着我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钻研业务、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以传承弘扬马万水精神来勉励自己。和我一起参赛的选手们都说,本次技术技能比武大赛展现出的华冶人的精神面貌和专业程度,得到了太钢集团公司峨口铁矿的肯定,也为以后的深入合作打好了基础,为中国华冶在太钢市场树立了丰碑。”
  矿山维修专业第一名获得者、中国华冶辽宁矿业分公司陈台沟项目部经理助理田彦军激动地说:“我在比武大赛里找到了理想高地上的自我,感谢公司提供了这个锻炼自我、检验自我、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通过培训和竞赛,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更使自己的心智得到了锻炼;不仅在与兄弟单位同工种选手交流中学到了宝贵经验,还找到了自己在理论和实操方面的差距。我为这次的成绩感到高兴,但我更珍惜这次培训和竞赛中成长的足迹,我会以今天的成绩为起点,不断鞭策自己,激励自己,更新自己,用更大的干劲去迎接更新、更高的挑战,为公司强基固本、持续发展尽自己的一分力量!”
  技术为重,人才强企。中国华冶将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共同打造人人都能成为技术能手的大舞台,进一步激发员工努力工作的潜能;为技术创新攻关,掌握更多领先的矿山专业技术,占领更多的矿山市场,不断提高矿山建设施工和生产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做精做优矿山板块,实现企业更大、更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冶金报》(2019年11月14日 04版四版)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