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滕珊)5月22日下午,第六十站“国企顶梁柱-广西防城港炼钢转炉热试”企业开放日云端宣传活动在防城港钢铁基地顺利举办。《中国冶金报》记者通过“云端”远程视频连线的形式走进施工现场,见证了央企抗击疫情与助力经济发展的担当与责任,向全社会展示中冶的品牌形象和中冶人的良好精神面貌。
“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题词对广西寄予了最美好的祝愿和最殷切的期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西发展60年来辉煌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广西踏上新征程、实现新跨越的伟大号召。中国十七冶集团通过此次云端开放日企业宣传活动,展现十七冶人在关键时刻“顶得住”,争当“排头兵”的冶金建设国家队风采,为建设壮美广西添砖加瓦。
此次云端开放日活动利用互联网视频技术,向各家媒体对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工程概况、2#转炉系统建设情况、主控楼建设情况、照明系统建设情况以及党支部文化建设等内容,对防城港项目整体情况进行了全景展示。项目部通过视频会议平台屏幕,对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210t转炉整体安装的技术难点情况进行了详细展示,充分体现了十七冶人敢为人先、不畏挑战、争做冶金建设领跑者的勇气和决心。
在视频展示环节,各家媒体记者通过网络视频会议连线的方式跟随项目部的镜头移步换景,先后来到地坪浇筑现场,2#转炉施工现场,主控楼和配电房,还通过镜头展示了主厂房30余趟管道全线贯通情况和照明系统建设应用情况,让各家媒体记者透过屏幕也能身临其境般体验到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的精细化管理风采。
项目部还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对春节值班保产,全面复工复产,以及开展“大干一百天”劳动竞赛活动以来的施工大干举措和成效进行了详细介绍。防城港钢铁基地(一期)炼钢项目共计四台210吨顶底复吹转炉,十七冶承建其中两台。项目浇筑混凝土共计12万立方米,钢筋1.3万吨,钢材2.1万吨。作为广西核心窗口项目,中国十七冶集团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自开工以来便肩负着布局调整、行业调整和区域经济调整的重任、对广西加强东盟合作、参与国际竞争意义重大。
时值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项目部抓防疫、促复产,积极开展大干一百天劳动竞赛,迅速掀起复工大干高潮,抢回疫情损失。项目复工后,在安装照明系统的过程中,项目部乘胜追击,利用极其有限的安装工人势如破竹一举提前实现了炼钢主控楼供电系统的全部受电,所有电气设备、变压器受电,包括行车、高压滑触线正式电源等全部到位,也为后续现场施工用电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项目部更是不断加快工程施工节奏,原先要求的3月底具备2#转炉系统调试及上料系统贯通要求,不仅没有因疫情而耽误,反而最终足足超前了半个月实现。目前,项目部已完成全部工艺管道安装工作,正全力冲刺5月底转炉热负荷试车目标。
防城港钢铁基地炼钢项目经理郑治飞在活动中介绍,自2月25日全面复工以来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为确保2#转炉顺利交付筑炉,项目部从施工机械、施工器具的配置检查、人员分工等均重新优化安排,通过点对点方式从安徽、四川、江苏等地接回270名员工促复工进度,一度克服了设备交付延期、场地狭小、多工种交叉作业等困难。4月16日,整个炼钢项目的首台转炉开始筑炉,为5月底的转炉投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防城港钢铁基地炼钢项目党支部书记舒荣东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4月16日下午,我们承建的2#转炉顺利交付筑炉,是四台转炉中首台实现交付筑炉的转炉,为后期转炉投产热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确保2#转炉顺利交付筑炉,项目部多次召开专题会协调解决施工进度,从施工机械、工器具的配置检查、人员分工等都做了详细部署和安排,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及安全文明施工交底,明确各环节安全隐患和质量要求,最终经过连夜加班调试优化转炉倾动系统,确保了转炉筑炉万无一失,保证了此重大节点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