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冶建钢构

绿色建造扮靓马钢新区——中国十七冶为马钢打造“绿色”钢铁工业基地

2020-12-10 10:03:00

  简介:

 

  马钢新区项目是马钢“十一五”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在新区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十七冶通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配套项目的建设,使新区能耗、污染物排放控制、资源综合利用等环保指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建成投产后的马钢新区是一座资源节约、清洁生产、高度环保的“绿色”钢铁工业基地。该工程年生产能力为585万吨钢水、567万吨连铸坯、550万吨热轧带钢、210万吨冷轧带钢。马钢新区炼钢连铸工程荣获“冶金行业优质工程”和“钢结构金钢奖”。

 

  正文:

 

  钢铁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得以平衡发展,始终是困扰业界的一大难题。马钢新区炼钢连铸工程仅钢结构总量就达35万吨,足够建起八座奥运“鸟巢”,其生成的废渣如果不进行有效利用,将会直接污染堆存场地的土地和周边环境,而且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将会严重污染大气,环保形势异常严峻。作为马鞍山市最大的工业企业,马钢项目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环经济水平可以说是直接关系到全市节能降耗指标和环境质量的提升。因此,改善人居环境,创建美丽家园不仅仅是中国十七冶和马钢对城市应负的社会责任,也是衡量马钢项目节能减排工作的一把标尺,是推动马钢环保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和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道路的重要平台。

  “我干了这么多项目,像马钢新区这样对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和对环保的高要求,还真是头一个!”时任中国十七冶马钢新区项目副经理徐峥感叹到:“自接手这个项目,我们就一心要将马钢新区打造成一个绿色环保钢铁厂,彻底告别以往的灰大烟多的传统钢厂形象,因此项目部上下对此都高度重视。”为了能够按时按质给新区做好这件绿色新衣,项目部当下便决定立即着手对新区的背景资料展开全方位的搜集。

  在新区建设过程中,项目部通过采用大量环保节能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使得马钢吨钢综合能耗大幅下降,同时工业水循环率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也显著提高,马钢的环保工作有了极大改观,勤劳智慧的十七冶人用自己的双手为为美丽的城市环境提供了一个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样本,为马钢新区穿上了绿色的新衣。

  “企业再困难,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味追求效益;资金再紧张,也不能减少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投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压力。责任和压力面前,中国十七冶始终将“绿色技术、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的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努力实现生产经营与社会和谐、与环境和谐,展现出坚定的自信,给出的是只为城市添彩,不给城市丢分的响亮承诺。

 

  变废为宝,大胆尝试攻难关

 

  为了确保在马钢新区施工设计时能够采用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循环经济生产流程和先进、适用、成熟、可靠、经济、高效的工艺技术及装备,只要在现场碰着了,大家就赶忙聚在一块商量,反复琢磨寻求最优方案,即使在寒冷的冬夜手指头冻得又红又肿大家也都浑然不觉。

  就这样一连好几天的探讨,项目团队最终敲定在总图布置上追求各工序都能按照本工程最佳的总体流程协调地、动态地、有序地运行,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各类物质的输送路线、运输工具的相互矛盾与干扰,进而使流程运行实现紧凑化、连续化。

  虽然有了设计方案,可眼下却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马钢新区的高炉、焦炉和转炉每小时都会产生冶金富余煤气至少30万至40万立方米!这么多的富余煤气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呢?究竟又该怎样做才能有效降低污染呢?这就让项目部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窘境当中。

  当时马钢新区的技术负责人是个叫孔炯的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对工作仿佛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即使面对着如此严苛的要求和崭新的技术领域,他也毫不畏惧,一头扎进去进行钻研。他白天跑现场,收集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晚上就带领团队对收集到的难题进行逐一梳理学习,再进行论证。那段时间,几乎每天直到深夜,都仍然能看见他伏案研究的身影。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为了降低环境污染,也为了实现二次能源的充分利用,技术团队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建议业主增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53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虽然在当时这套设备还并未普及,但它与一般的发电设备相比,明显具有综合热效率高、占地用水少、年发电时间长、环境污染轻等等的一系列优点,而且每小时可回收煤气达32万立方米,这就为新区富余煤气的全部回收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又该如何妥善处理?当下又让大家犯了难。“没办法也得想办法,咱绝不污染一寸土地!”这是徐峥当时给大家下达的死命令。于是,丝毫不敢懈怠,项目部立刻根据水质分质进行了分类处理。

  废水处理设备主要采用国内最先进、成熟的工艺及设备,以满足环保要求。炼钢车间的废水经处理后用于车间生产,实现零排放,处理后的出水达到中水水质标准,用于厂区绿化、清洗等,实现污水资源化,减少新水使用量。根据固体废物的种类不同,项目部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实现了固体废物的100%综合回收利用。转炉煤气先满足炼钢车间烘烤用户需求,多余部分与高-焦煤气混合后,供其他用户使用,转炉蒸汽按照满足RH真空泵使用,多余部分并入公司蒸汽管网供其他用户的使用,使得转炉煤气、蒸汽回收率更是高达100%!

  另外还有烟气除尘系统,铁水倒罐、铁水脱硫、转炉、LF炉及钢包吹氩、熔剂、铁合金上料和加料系统、钢包热修、冷修等产生的烟气,均考虑有除尘罩,转炉厂房设置三次烟气除尘系统,净化后的烟气含尘浓度每立方米小于30毫克,除尘效果均十分良好。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正是凭着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在马钢新区300吨转炉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大胆采用国家级工法“滑移法”进行安装,大大节约了转炉安装时间的同时也成功做到了有效将其最大产能一度提升至320吨。转炉投产后更是迅速达产,不仅生产了一大批优质钢种,更是取得了炼钢污水零排放、负能炼钢地骄人成绩,圆满实现了企业、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十七冶人的不断努力,马钢的吨钢污水排放量1.91立方米,吨钢烟粉尘排放量0.95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1.61千克,吨钢COD排放0.088千克,均创出历史最好水平,符合主要污染物产排污强度要求;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9.4%,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100%,冶金富余煤气实现全回收。马钢的整体清洁生产水平和厂区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秉承着“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初衷,项目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为目的。装备和工艺水平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不仅体现了技术先进、产品高端、流程优化、装备高效、指标先进、集成创新、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管理高效等诸多特点,项目建成后更是具备高效、低耗、节能的特色,使得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亦是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一流工程。

  2015年8月19日,走进新国企•中国绿生活主题采访走进十七冶采访马钢项目建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20家媒体及相关专家学者采访调研马钢工程的节能环保成效,时任马钢的领导班子更是激动地给予了十七冶高度的赞誉。作为央企,中国十七冶集团始终坚定不移的承担着履行央企责任的重任,对环境的保护、倡导绿色生活、“绿水青山”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踔厉奋发,踵事增华。如今,中国十七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担负着“冶金建设国家队”重要使命和实现“再拔尖、再拔高、再创业”的辉煌任务。践行绿色施工理念,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将是十七冶人亘古不变的追求和始终不渝的价值观。(孙家慧)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网站实习2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