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冶建钢构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记山冶设计研发的大型绿色智能焦炉技术

2021-01-21 08:53:00

  本报通讯员 王天宁 高峰 魏淑超
  2021年1月3日,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冶设计)研发的大型绿色智能焦炉技术上榜“2020年度世界钢铁工业十大技术”,评定该技术实现了焦炉流程功能重构优化,节能环保、长寿命,达到世界一流领先技术水平。能够拿到含金量如此高的荣誉,山冶设计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山钢日照基地7.2m大型顶装焦炉是首个应用该技术的项目,投产后炼焦能耗、环保排放等各项指标优于国内同类型焦炉,得到国内焦化行业的极大关注与认可。山冶设计的大型绿色智能焦炉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到底在哪呢?山冶设计焦化事业部部长李俊玲告诉笔者:“主要看环保和能耗两个关键指标。在环保方面,焦炉在不采用任何脱硝设施情况下,采用混合炉煤气加热,焦炉烟囱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在150mg/m3以下。在能耗方面,以200万吨的焦化厂为例,一年可节省脱硝设施运行成本约1500多万元。”
  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实现“量身定制”,是该技术的又一大亮点。让客户在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可以更加从容面对低碳环保、节省投资等更高的挑战。“我们成功推出了多种炉型的大型焦炉:6.25m、6.73m、7.15m等捣固焦炉和7.2m、7.3m、7.6m等顶装焦炉。可以为客户带来低成本的投入和高效益的回报,降低环保措施的投入。”李俊玲说道。
  提前布局,创新出行
  同样应用该技术的新兴铸管年产194万吨的6.73m焦炉项目目前正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提前谋划,结合市场需求,提前半年对该技术进行开发,在得知客户有需求后,我们第一时间联系客户,详细介绍我们技术的优势,最终赢得了客户的信任,拿下了这个项目订单”, 山冶设计副总经理宋志顺如是说。
  多年来,山冶设计围绕国家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落实,认真研究绿色智能钢铁有关工艺创新、装备升级、产品高质方面的先进技术;围绕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通过自主研发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形成了一批绿色、环保、智能的新工艺和新装备,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国内外客户的广泛支持和认可。以国家钢铁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山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项目建设为例,山冶设计涌现出了一大批“新亮点”技术。其中,5100立方米高炉工程获2018年~201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7.3m焦炉工程今年1月刚刚被中钢协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绿色智能抢占行业最前沿的技术
  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早在几年前,山冶设计就认识到绿色智能是冶金设计发展的必然方向。为此,他们提出钢铁冶金要向绿色化、智能化和高质化转变。
  山冶设计不断加强与高校、环保企业、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他们充分利用山钢研究院这一平台,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目前,山冶设计已完成山钢研究院工程设计绿色智能应用研发中心和公司2019年项目研发立项工作,共计34个项目通过了立项评审成为绿色智能研发项目;《铁矿粉预热预还原研究及工程设计》《冶金企业废水零排放(分盐技术)》两项课题入选山钢集团公司博士后研究项目的课题;研发项目机器人系统应用于冶金行业已取得阶段性实验成功,并将于近期投入工厂使用。
  近年来,山冶设计全面做好 “高新技术企业”维护和专利申请工作,2020年度国内新申请专利16件,新授权专利10件;累计申请国内专利198项,累计授权124项;累计向国外申请专利27项,累计授权23项,彰显了山冶设计作为绿色冶金建设领跑者和一流工程技术公司的实力和形象。
  “我们总的发展框架和思路是,聚焦绿色智能冶金,发展市政新兴产业,打造国际一流品牌。”山冶设计董事长魏新民说,山东冶金将横向形成钢铁为本、市政优先、国际突破的新格局,纵向形成融资、咨询、设计、总承包、运行全产业链的新业态,山冶设计总的目标是“质”与“量”齐头并进,共同提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启新征程。
  《中国冶金报》(2021年1月21日 04版四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