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冶建钢构

中冶赛迪:携手钢铁业走向更高水平自立自强之路

2021-03-30 08:39:00

  本报通讯员 余欢 记者 陶海银
  钢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原材料,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自主可控,才能从根本上做强大国重器、保障国家安全;只有不断研发创新占据技术制高点,实现自立自强,才能引领全球钢铁工业的潮流,掌握未来竞争的主动权。
  随着“十四五”开启,中国钢铁工业正阔步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冶集团矢志不渝做强冶金主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新定位:要始终站在国际水平的高端和整个冶金行业发展的高度,用独占鳌头的国际一流核心技术、持续不断的创新研发自主可控能力、无可替代的冶金全产业链整合集成优势,承担起引领中国冶金实现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高效化发展的“钢铁强国”责任。
  中冶赛迪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领跑者,责无旁贷肩负起落实冶金建设“国家队”新定位的重要使命,立足产业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以智能化、绿色低碳化为抓手,突出核心装备自主可控,携手钢铁业走向更高水平自立自强之路。
  “十三五”成果丰硕,“十四五”勇开新局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和国际格局深刻演变相互交织的不平凡一年。中冶赛迪以初心如磐、决战决胜的责任担当,与钢铁企业同心抗疫,与钢铁行业共创共赢,奋力实现经营业绩逆势攀升。
  没有钢铁工业的强大,就没有中国制造的强大。回顾整个“十三五”,中冶赛迪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推动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实现钢铁强国目标、支撑制造业“强筋壮骨”做出了新贡献。
  

 

  中冶赛迪全流程建设的中天钢铁绿色精品钢项目,将打造千万吨级沿海绿色智能钢厂的新标杆。图为该项目效果图。
  
  图为中冶赛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
  中冶赛迪发挥独占鳌头的全流程系统化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承担宝武湛江钢铁、台塑越南河静钢厂、马来西亚关丹联合钢铁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建联合钢铁企业项目,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菲迪克”优秀奖、鲁班奖等一大批重要荣誉,树立了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标杆工程,展示了我国钢铁工业体系完备可控发展能力。
  中冶赛迪坚持自主研发,形成了一大批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在总体设计、绿色智能原料场、特大型高炉等技术领域巩固世界第一市场地位;在下悬挂转炉、绿色电炉、板坯连铸机、热轧高强钢平整机、三辊连轧管机、万能轧机等技术和装备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我国钢铁制造水平,支撑了产品升级,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引领钢铁工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冶赛迪实现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在钢铁工艺全流程落地应用,大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助推全行业能源转换效率、资源转换效率、成本竞争力、绿色发展水平、智能化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中冶赛迪坚持国际化发展,大力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带动中国钢铁核心工艺、技术和装备整体输出,为世界钢铁50强企业中的80%以上客户服务,在国际市场打响了中国冶金品牌。
  站在“十四五”发展新起点,中冶赛迪把创新摆在企业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坚持以钢铁工程技术为主业,坚持以高端咨询为引领的EPC工程总承包为“一体”、以智能化信息化和核心装备制造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战略架构,着重在数字赋能传统产业、打造核心冶金装备及绿色低碳、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中国钢铁工业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创新发展潮流。
  引领钢铁生产方式智能化变革
  树立数字化智能化与
  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示范
  2021年1月4日,马钢炼铁智控中心亮相宝武集团“绿色发展·智慧制造大会”,中冶赛迪打造的钢铁行业产能规模最大、产线最多、集成度最高的铁区智慧集控项目再次树立行业智能制造新标杆。
   

  

  
  图为中冶赛迪总承包建设的马钢炼铁智控中心,是目前钢铁行业规模最大、产线最多、集成度最高的智慧集控项目。
  智能制造是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要求,中冶赛迪抢抓产业革命契机,发挥服务钢铁建设60余年的丰富经验,积极推动智能化大数据创新。
  中冶赛迪自主研发的水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是目前全球钢铁行业唯一全流程实战应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扁平化系统架构,解决了钢铁企业传统多层系统架构的纵向数据衰减和横向数据孤岛的问题,代表了当今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先进水平,202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冠军。 

  

  
  图为中冶赛迪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套智能铁水运输系统在湛钢投用,实现铁水运输无人化。
  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座,中冶赛迪将智能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物联等技术融入钢铁生产场景,成功开发了智慧集控、智慧物流、智慧无人铁水运输系统等一大批行业领先乃至世界首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中国宝武韶钢、湛钢、武钢、马钢以及鞍钢集团、南京钢铁、永锋钢铁、中天钢铁等企业广泛推广应用,使得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更加智能可控、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生产更加稳定、效率明显提升,大力推动了钢铁行业生产方式的智能化变革。
  目前,中冶赛迪正作为牵头单位,承担工信部2020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冶金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申报的“钢铁工业网络化协同生产智能管控平台开发及应用”项目成功获批国家重大专项,标志着中冶赛迪已名副其实成为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
  进入“十四五”,中冶赛迪将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工艺模型产品、智能应用产品开发,积极参与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以更大决心和创新力度,推动智能制造成为中国钢铁全面引领世界的重要引擎,引领中国钢铁牢牢占据未来发展制高点。
  引领钢铁绿色化低碳化发展
  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走全国产化氢冶金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钢铁行业低碳绿色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冶赛迪深耕钢铁绿色发展,在超低排放、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等技术领域已走在行业前列。中冶赛迪自主研发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高效低耗特大型高炉关键技术”。以湛钢高炉应用为例,高炉燃料消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降低10%,每年节能量达39.6万吨标准煤,减碳为104.5万吨/年,年节能经济效益约3.2亿元;自主研发了转底炉、均质化、冷压块、污泥干化等多种固废处置技术,其中转底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可达到脱锌率高于85%、金属化率高于75%的稳定运行指标,在湛钢建成了世界首座含铁固废处置中心,实现含铁尘泥“零外排”;自主研发了针对高浊度、高硬度、高COD、高盐量废水的成熟水处理技术,为湛钢、重钢等10余个大型钢铁项目的废水零排放工程提供了全流程服务;自主研发了布袋除尘、干式电除尘、湿式电除尘、煤气脱硫、烟气脱硫脱硝脱白、无组织排放管控及治理等超低排放产品与技术,治理后排放废气的粉尘浓度低于10mg/m3,二氧化硫浓度低于35mg/m3,氮氧化物浓度低于50mg/m3,实现超低排放。  
  
  图为中冶赛迪总承包的太钢转炉湿电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湿式电除尘器出口粉尘浓度不超过 10mg/m3 。
  钢铁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领域。中冶赛迪近年来不断加大低碳冶炼技术攻关,成立了二氧化碳研究室,提出了富氢还原高炉、氢基竖炉、氢基熔融还原等低碳氢冶金技术路线,形成了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基竖炉关键技术,获授权专利达20余项。2020年,中冶赛迪与天津荣程钢铁、东北大学等5家单位签约成立了氢能冶金战略联盟,联合开展全氧高炉富氢喷吹、煤气循环、气基非高炉炼铁、绿色高效电弧炉炼钢等新工艺及装备技术研发,努力实现绿色低碳氢冶金技术的全自主知识产权。
  

 

  图为中冶赛迪联合5家单位成立了氢能冶金战略联盟。
  结合我国钢铁行业的碳排放现状和技术水平,中冶赛迪制订了减碳路线图:预计到2030年,通过富氢还原低碳技术减少CO2排放30%以上,通过氢基直接还原技术减少CO2排放60%以上,切实引领钢铁行业低碳化发展。
  推动核心装备自主可控
  为构建行业新发展格局铸“钢筋铁骨”
  解决钢铁行业补短板、卡脖子问题,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的自主可控,是钢铁行业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中冶赛迪坚持走产品化发展之路,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装进装备的“保险盒”,实现了一批关键性核心装备的国产化突破,推动钢铁全流程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自主可控——特大型高炉核心装备无料钟炉顶打破国外长期垄断,技术指标赶超国外同类装备;绿色高效电弧炉炼钢技术与装备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核心装备作支撑,建成了世界首套小口径短流程少机架连轧定径钢管生产线、世界最大厚度直弧形板坯连铸机、世界最小口径三辊连轧管机组等典型工程,为推动冶金装备国产化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为由中冶赛迪承建的世界最厚垂直弯曲型板坯连铸机在五矿营钢刷新国内连铸板坯厚度纪录。
  中冶赛迪在长材领域的产品化发展成效突出。中冶赛迪研制的系列化短应力线轧机自2008年以来已用于各类生产线1500余台(套),在国内高品质长材领域,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线材减定径及模块化高速轧机在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在江苏亚盛投产了世界上首套不锈钢线材定径机组;新型开坯轧机成功运用在邢钢精品钢开坯、南钢大棒、宿迁大型、邢钢不锈钢开坯、邯钢高速重轨等项目,在国内优特钢及型钢领域市场占有率达到30%;自主开发的系列化万能轧机满足不同规格型材产品系列化生产,450毫米及以下规格产品开发难度较大,目前业内只有中冶赛迪一家能实现。
  2020年,中冶赛迪自主设计制造的国内首台应用于轻轨生产线的万能轧机在永洋特钢顺利投产,打破了同类核心工艺及装备技术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目前正承担国内首条全国产化的重轨生产线核心装备制造,有望再一次在新的领域打破国外垄断。
  下一步,中冶赛迪将继续坚持装备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核心装备研发、设计、制造、集成、市场应用的产业链条和标准化体系,做强冶金建设“国家队”硬支撑,不断提高钢铁服务高端制造业的水平。
  
图为由中冶赛迪提供核心工艺装备的国产首条轻轨万能连轧线投产。

   坚持创新与开放协同发力

  在“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中
  擦亮中国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
  凭借独占鳌头的国际一流核心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冶赛迪把创新、协调、绿色发展理念与开放、共赢发展理念贯通,积极“走出去”服务海外市场,在英国成立了海外运营中心,引进海外钢铁技术专家,与全球钢铁工业共享发展成果,赢得了海外客户的高度认可。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评价道:“中冶赛迪的技术实力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为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提供系统性优化和整体解决方案的思路让人耳目一新。”
  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步伐,中冶赛迪先后在越南、印度、土耳其、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实施了台塑越南河静钢铁、马来西亚联合钢铁、塔塔钢铁KPO高炉、土耳其Isdemir钢厂高炉及热风炉等一批海外重点项目建设,大规模、高层次地带动中国冶金全产业链及成套装备走向海外,推动了国际产能与装备合作。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期间,中冶赛迪持续深化海外布局,发挥海外分支机构作用,采取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继续保持20多个国家近百个项目服务,并在越南、印尼、印度、土耳其、巴西等斩获多项订单;新签约的阿米集团乌克兰高炉炉顶设备成套项目,成功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炉炉顶这一战略性产品输出欧洲,进一步打开了发达国家市场的大门。
  新征程鼓舞人心,新使命催人奋进。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冶赛迪将紧紧抓住钢铁行业新需求、新模式带来的新变革、新机遇,把客户的发展需要作为自身前进的根本方向,瞄准世界第一目标,发挥集成优势,不断“补短板、锻长板、育新板”,在实现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征程中,展现大担当和大贡献。
  《中国冶金报》(2021年3月30日 05版五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