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韩晶晶
加快建设推广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是社会进步与需求的变迁,也是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的需要。中国二十二冶将建设“好房子”化作一砖一瓦的现实图景——从京津冀的百年厂区到江南水乡的千年古镇,从华北平原的棚户区到云贵高原的移民新村,以国资央企的担当为城市更新擘画蓝图、明确标准,为“好房子”赋予了超越建筑本身的民生重量。
民生为本·三住并举
中国二十二冶一直走在城市更新的前列,坚持品质为先,迭代产品、升级服务,先后在数十个城市,承建了上百项旧城改造工程,让“老房子”变“好房子”,助力逾1.5万户家庭点亮生活质感、实现“安居梦”,呈现人居环境改善、城市空间焕新的新样本。
住有安居:民生工程里的生态智慧。在陕西西安雁塔区,当77栋老楼的外立面披上米黄、雅白、棕灰的三色新装时,设计师特意保留了墙角那棵老槐树的枝丫——这抹绿色,恰似中国二十二冶城市更新理念的最佳注脚。该项目主要是对14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中国二十二冶在广泛征集民意和结构计算的基础上确定施工方案,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住有优居:从“蜗居”到“优居”的中国速度。2022年,央视综合频道《新闻直播间》报道邢台大吕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展示中国二十二冶建好民生工程,拉动上下游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改造后的该小区户型好、质量好,各种设施配套齐全,交通方便快捷,新增社区文化站温暖民心,项目建设极大地改善了1254户村民的居住条件。由中国二十二冶承建的唐山市李官屯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致力于打造高标准棚改样板示范项目,根据城市功能定位的设计要求,打造站西片区“城市门户”的新形象。
住有宜居:城乡共生的绿色实践样本。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发展的必答题,更是关乎群众幸福感的民生题。从一纸蓝图到幸福实景,由中国二十二冶承建的保定城中村改造项目成为城市践行新型城镇化的生动实践。这个曾经房屋低矮、道路狭窄的村落,如今已成为现代化社区,真正让当地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打造极具当地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由中国二十二冶承建的巩义安置房项目是郑州市委、市政府把原农民聚居村落建设成为现代化城市社区在重大惠民举措,大幅提升并完善巩义城市功能,改进了城区发展面貌。该项目深度融入城市更新脉络,实现了生态绿廊与社区花园相映、智慧配套与民生保障共融目标。
科创引擎·三化赋能
近年来,中国二十二冶坚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将分散的“全产业链突破”“绿色实践”“智能建造”等技术要素归纳为技术、模式、生态三大驱动力,为城市更新、安置搬迁提供了“二十二冶方案”,在全国各地打造了诸多标杆民生工程,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助力城市更新发展。
十年涅槃:烂尾楼获得重生。位于唐山市长宁道与建设路的交叉口处的唐山市联合楼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如同这座城市的一道“伤口”,由于多种原因,项目于2017年9月全面停工。面对困难的“重启”形势、庞大的资源需求,关键时刻,中国二十二冶挺身而出,接下重任,该烂尾楼项目于2022年7月开始启动续建。该项目涉及回迁安置261户、房屋293套。由于该项目停工时间较长,导致钢结构、混凝土均出现了质量问题。为此,中国二十二冶建设团队积极对接设计方,出具了可行的除锈方案,对不合格钢柱钢梁进行力学计算并加固,并对混凝土不合格位置出具专项加固方案。2023年11月,该项目终于顺利交付,承载着261户业主多年的期盼,见证着唐山联合楼从困境到新生的华丽转变。收房现场,业主们难掩激动之情,让自己“收房梦”终于圆了。
未来社区:山水安置新范式。2024年8月,唐山北站片区安置房项目举行专题企业开放日活动,以此为标志,浭阳馨苑小区即将交付,803户居民喜领新居钥匙。浭阳馨苑从小区选址、规划方案到建筑各专业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其时代感和超前性,是一个远超常规“安置房”基本属性的现代化社区,不仅使居民生活更加舒适便利,更充分体现了中国二十二冶对安置房改造工作的崭新思路。由中国二十二冶承建的合肥潭冲河安置房项目作为合肥市重要民生工程项目持续优化当地“三区一带”空间布局,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筑牢安居“暖心屋”。
双城实践:诗画江南与红色圣地的绿色交响。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载体。中国二十二冶在美丽乡村、未来社区等领域不断发力,承建的柯城区石梁镇美丽城镇建设项目包括公寓式安置房和迁建安置房,项目是推进浙江省政府“八八战略”的再深化,努力把美丽城镇打造成镶嵌在诗画风光带上一颗“耀眼明珠”,建设意义重大。为此,中国二十二冶以绿色施工建设山水田园工程为宗旨,共同努力攻克难关,使工程展示出独特的风采,最终打造优良内在品质和精致细腻外观效果兼顾的优良工程。西柏坡地区作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革命圣地,其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在承建西柏坡乡村振兴项目中,中国二十二冶详细策划,从时间和空间上优化了施工现场布置,确保了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智造筑成·三链破界
从“低矮潮湿的棚改楼”到“小高层、电梯房,城乡广厦千万间”,城市生活不断提档升级,居民的住房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中国二十二冶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以“好房子中冶造”的强大使命,推动装配式建筑向着“像造智能汽车一样造房子”不断发展,为城市更新提供了除“拆除新建”以外的新思路。
重点研发:打造装配式建筑标杆。2017年3月,由中国二十二冶承建的首个装配式混凝土与装配式钢结构技术综合应用的民建住宅小区浭阳锦园开工建设。该项目是河北省装配式住宅重点项目,也是唐山市首个装配式+精装修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应用由中国二十二冶独立研发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和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所有楼栋楼板、楼梯等水平构件均采用预制。该项目先后获得“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课题示范项目”“国家科技示范工程”“国家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工程”等多项荣誉。
全链突破:树立全装配式住宅典范。唐山市全装配式住宅项目——梧桐大道五期项目是中国二十二冶梧桐大道项目的收官之作,也是唐山全装配式住宅项目。在该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中,装配式建筑的特性得到了充分考量,这使得建筑布局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能更好地实现设计的精准度;在楼栋布局上,利用装配式构件的标准化生产,让建筑的间距、朝向等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充分保障每一户的采光和通风。装配式建筑的“四节一环保”优势在该项目中得以体现,施工过程中减少现场湿作业,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为打造优美的园林景观创造了良好条件。
智造赋能:刷新城市建设新速度。由中国二十二冶承建的江北华昌项目装配率达到50%以上,自开工以来,项目部提前做好项目综合运营,制订“六天制”工期,即6天完成砼浇筑,再6天完成拆模。该项目成为南京江北区域又一代表性建筑群,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商业物流环境,推动当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从破旧棚户到智慧高楼,从“忧居”到“优居”,中国二十二冶以“好房子中冶造”的使命担当,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城市更新画卷。面向未来,中国二十二冶将继续深耕城市更新沃土,以数字化赋能智能建造,以低碳化引领绿色发展,以人性化塑造理想空间,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安居之本”,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壮丽诗篇。
《中国冶金报》(2025年05月20日 05版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