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冶金技术

陕鼓 跑出“超”极限履约加速度

2020-04-01 16:22:00

图为陕鼓为用户维修高炉鼓风能量回收透平同轴机组。(杨春君 摄)

  2月29日下午19:30,伴随着隆隆的卡车声,从山西某大型钢企运来的高炉鼓风能量回收透平同轴机组转子等关键部件,抵达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临潼工业园区。

  一场“超”极速履约战拉开序幕——

  当晚,技术人员连夜拆卸设备,展开深度检测。

  至3月3日23:30,设备转子、承缸的动静叶片已焕然一新。

  3月4日21:40,转子密封片更换、组装完成,精加工随即展开。

  3月6日22:00,高速动平衡试验完成,检修工作全面结束。

  3月7日00:30,包装完好的设备与陕鼓安装服务人员一道,星夜兼程,奔赴用户现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作为国民经济支柱领域的连续生产型企业,陕鼓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协同联动的战斗堡垒作用,仅用6天时间就完成了山西这家大型钢铁企业1#高炉鼓风能量回收透平同轴机组(BPRT)的转子、承缸等20多个部件修复及备件更换任务,一举将国内同类型机组的检修项目履约周期由18天压缩至6天。陕鼓以其超预期、超常规的“极速”履约,展示了对用户需求的高度关注和“大国重器”的责任与担当。

  疫情形势严峻,陕鼓检维修项目团队用技术手段对用户设备进行检测后,发现需更换的备件紧缺、检修项目繁多、任务复杂,时间紧迫。作为保障大型钢铁企业节能环保高效核心设备的BPRT机组停机一天,每天仅电费一项用户就会面临近十万元的经济损失……用户的需求就是命令!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陕鼓多部门联动协同,汇聚起强大的先锋力量,围绕项目检修开展保履约、保落实的各项攻关。

  “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硬仗。我们保证完成任务!”陕鼓西北区客户服务人员李立杰斩钉截铁地告诉用户。

  要完成挑战,一切都要提前!机组还未进厂,陕鼓加工车间已提前两天完成27件动叶片部件的精加工抢制;陕鼓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远程故障服务监测系统提前给出科学精准的机组故障诊断报告;陕鼓供应链团队提前积极协调资源、做足预案;车间内,一支专业人员组成的检维修团队早已做好准备,只待机组进厂。这6天,对于陕鼓而言是以分钟计时的,碳环密封组件、轴套、密封体的调配,转子、承缸等动静叶片部件的检测及更换组装,转子更换全部密封片并车削加工,高速动平衡试验……所有部件的总装及调试均精确无误,所有工序均无缝衔接。

  “3月2日,用户打电话来询问进度时,我们告诉他叶片已经开始组装了。用户感到非常惊讶,陕鼓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项目推进到不可思议的程度。”陕鼓系统服务事业部项目交付部部长冀永刚说。通过采取优化生产流程、调整作息班次、制订应急预案等措施,陕鼓真正跑出了“超”极限履约的“加速度”。

  据了解,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压力,为助力用户疫情期间不停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陕鼓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前提下,于大年初四就开启了复工复产的加班模式,先后为中国宝武、河钢、建龙钢铁、中石化等30多家企业的连续生产做好及时、快速支持与保障,履约率达100%。截至2月份末,陕鼓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97%,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04%,实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

  事实上,强大的服务能力源于陕鼓“能量转换设备制造、工业服务和基础设施运营”三大业务板块的超前布局。通过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远程服务监测系统和“1+2+N”的服务智能化平台,陕鼓千余名技术专家形成强大的全体系技术支持,线上监测、诊断、解决用户装置运行问题,智能化的“保姆式”工业服务为疫情期间客户的复工复产保驾护航,也促进了中国工业向高端、高效、智能、绿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陕鼓300多个工程项目已涵盖冶金、硝酸化工、工业气体、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等领域,并延伸至“一带一路”海外市场。目前,陕鼓已在国内投资、建设、运营了20个气体、水务等公司,实现了少人或无人值守,为客户持续降低运营成本,创造价值。

  “在以‘成就客户’为核心的服务型制造转型实践中,陕鼓始终与客户同频共振、并肩前行。特别是‘战疫’期间,陕鼓时刻关注客户动态和需求,及时精准响应,调动一切有效资源,全力、全方位服务客户,为流程工业领域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分布式能源领域系统解决方案和系统服务,助力用户复工复产,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贡献陕鼓力量。”陕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宏安表示。

本报记者张苓 通讯员 屈扬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admin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