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冶金技术

鼓足干劲 只争朝夕 持续创新“陕鼓方案”
为推动钢铁行业新发展蓄力添能

2020-05-28 09:50:00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宏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简练、务实,“干货”满满,蕴含着一种强烈的担当意识和深沉的精神力量,彰显了中国发展的底气、能力和信心,字字句句催人奋进。通过学习领悟报告精神,让我们对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战疫情、促转型、稳增长的“下半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作为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中国钢铁行业装备技术品牌供应商,近年来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通过欧洲等发达国家制造业转型的调研启示,持续深化自身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实践,以持续创新的发展模式,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

  我们认识到,欧美等发达国家服务产业占GDP总量的80%左右, 这些服务中有60%至70%是围绕制造业的服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生产制造企业转型为制造业提供服务,这是趋势;另一类是没有生产制造基础的服务型企业。而像陕鼓这样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企业具有服务型制造的天然优势,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专长,以5G时代新基建的思想主动对接市场,向用户提供具有专业能力的智慧、绿色系统服务。

  坚定转型信念的陕鼓面对疫情大考,扛稳“稳增长、促投资、保运行”责任,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基础上,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为冶金、能源化工等流程工业以及智慧城市、“一带一路”等领域不同客户量身打造“1+7”模式的系统解决方案,精准提供以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的设备、工程、服务、运营、金融、供应链、智能化等七大增值服务。持续的服务型制造转型实践让陕鼓双线作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1月~4月,陕鼓集团总订货同比增长已达135.68%。

  当前,战“疫”进入常态化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已按下“快进键”,这也为中国钢铁行业不仅顾“疫情防控”的眼前,更要谋“绿水青山”的长远,奋力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推进全流程、全方位、全环节的超低排放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陕鼓作为助力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品牌供应商、分布式能源领域系统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一直以来,为全面落实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积极促进先进环保技术在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应用和推广。陕鼓深度调研、掌握、分析钢铁行业绿色发展动态,积极对节能环保技术跟踪研究,实地走访行业企业,充分了解制约钢铁企业超低排放实施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精准开展客户端研发,也形成了“专业化+一体化”的能源互联岛智慧绿色技术和系统方案核心能力,创新开发了一系列节能降耗环保先进技术和能源梯级利用等能效优化系统解决方案。目前,陕鼓已建成能源互联岛全球运营中心,实现了土地集约、运营集约、功能集约、设备集约,提升了工业园区能源系统的使用效率及节能减排效率。项目运营以来,园区能耗大幅下降。 2019年,陕鼓能源互联岛全年发电量为771569kWh;年综合能源利用率为87%;节能效率为12%;可再生能源在系统的贡献率为34.7%;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率均达到30%以上,节能环保效果显著。

  运用“能源互联岛”思维,陕鼓围绕钢铁行业“生态环保、节能减排、能源互联、高效先进”的转型升级目标,精准提供覆盖冶金全流程的智慧绿色系统方案,并在多家钢铁企业“退城入园”“产能置换”项目中推广实施。以华北地区某500万吨级钢铁联合企业跨省搬迁为例:陕鼓针对钢铁行业用户“退城入园”“整体搬迁”需求,从能源互联、环保、冶金全流程能效优化,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的升级等视角出发,通过采用节能降耗环保新技术、能源梯级利用等能效优化系统解决方案,使能源利用率提升5%~7%左右;每年为用户增加收益超过3.37亿元;同时可实现全流程二氧化碳、粉尘等污染物零排放和环保全面达标,助力了钢铁企业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大气治理、生态环境改善。

  与此同时,为夯实节能环保技术的科技“硬实力”,陕鼓持续创新研发体系,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构建了陕鼓工研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陕鼓欧洲研发中心、陕鼓布尔诺研发中心、分布式能源技术装备创新中心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智囊”及国际资源创新平台,开发分布式能源领域前沿技术,突破一批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和产品。陕鼓自主研制的冶金余热余压能量回收同轴机组BPRT、烧结余热回收与烧结主抽风机联合驱动机组SHRT应用技术荣获联合国国际能效合作伙伴关系组织(IPEEC)“十大节能技术和十大节能实践”奖,并获得2019世界制造业创新产品金奖,得到了国际认可;自主研制的轴流压缩机获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产量达1900余台套,居全球第一;并已有6项成果获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十三五”期间,陕鼓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达到10%。

  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战疫情、促转型、稳增长的“下半场”,陕鼓将紧跟“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要求,以钢铁行业超低排放为引导,鼓足干劲,铆足拼劲,充满韧劲,使足闯劲,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深入打好服务型制造和“绿色技术”“绿色方案”创新组合拳,为推动中国钢铁行业新发展蓄力添能。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陈曦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