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原料耐材

焦煤区间波动为主

2020-06-18 10:15:00

  6月以来,焦煤期货主力合约伴随着持仓量的持续下滑,小幅上扬之后陷入了窄幅振荡行情。焦煤期货为何陷入了振荡格局?什么因素能够打破这一局面?本文尝试从供需方面就此问题展开分析。

  澳洲进口煤价格仍疲弱

  虽然澳煤价格回落至2015—2016年的低价水平后稍有反弹,但反弹幅度有限,目前澳洲配焦煤仍处于70美元/吨左右的低位,这一价格距离国外中小矿山的成本不远,价格继续下跌并持续一段时间可能引发部分海外煤矿减产。因此,从成本支撑的角度来看,海外焦煤不再具备进一步大跌的空间。虽然进口澳洲一线主焦煤折算华北消费地的价格低至1000元/吨左右,相对国内高至1500元/吨左右的低硫低灰主焦煤而言,价格优势依然很明显,但考虑到国内对澳洲进口煤炭较长的通关时滞和要求,能够成功实现澳洲进口焦煤进口落地的隐性成本较高。

  笔者认为,澳洲进口焦煤价格如此疲弱,原因主要来自海外高炉需求因疫情大降、中国进口通关政策收紧两个方面。梳理2019年澳洲焦煤出口对象国结构可以看到,亚洲是其主要销售流向,占比前4名的销售对象分别为印度(25%)、日本(19%)、中国(17%)及韩国(10%)。然而,疫情在国际范围蔓延以来,对全球范围的钢铁生产造成了显著冲击,除中国以外,4月海外粗钢产量同比下滑超过29%。其中,日本、印度、欧洲钢厂受影响尤为显著,存在大量高炉减产、停产的现象,这对澳洲焦煤的出口需求形成直接打击。雪上加霜的是,我国进口煤炭通关资源依然非常紧张,通关时间可能长达两个月。这导致因印度、日本、欧洲需求下滑而流向我国的澳洲焦煤又再次缺乏买家,也就不难理解澳洲进口煤价格前期为何跌跌不休了。

  目前来看,虽然疫情可能有所反复,但全球钢铁受到的影响拐点已现。不过,相对我国迅速实现复工复产的状态而言,海外钢铁产销的复苏将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从其他产钢大国5月的PMI数据来看,日本PMI仍在下滑中,欧美韩PMI都有小幅反弹,但距离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尚远。因此,澳洲焦煤价格虽然距离底部空间并不大,但若言趋势性上涨行情尚早。笔者预计,澳洲焦煤仍处于弱势振荡盘底的格局中,要破除这一迷局仍需等待海外炼钢需求的显著复苏,或是中国进口政策的放松。

  蒙古进口煤欲卷土重来

  蒙古于2019年再次回归中国焦煤进口第一大国的地位,但今年受到疫情的冲击,自2月以来蒙古煤进口量一度降至百车以下,并持续到4月才有所改善。进口运输方式也一度从敞车改为集装箱,当前才恢复至“敞车+集装箱”模式。另外,甘其毛都港口的每日进口通关车数也逐渐回到了700车左右,这一水平已经接近2019年同期的通关车数,意味着如果疫情不出现大的反复,蒙古进口煤应该是卷土重来了。

  假设下半年蒙古进口煤回到全年同期水平甚至更多,那么预计每月蒙古进口煤将产生约200万吨的进口增量。考虑到蒙古进口煤价格相对较低,我国华北消费地折算价格约在1250元/吨,这会对国内低硫低灰主焦煤的市场表现形成压制。

  我国煤矿库存快速累增

  春节后,国内焦煤价格一直在补跌中,跌幅在50—150元/吨不等,但跌幅相较澳洲焦煤来说要小得多。从国内市场的供需来看,由于疫情后国内煤矿复产过于迅猛,导致焦煤供应过剩格局较明显。复工后国内样本焦煤矿的开工水平迅速回升,已回到近3年的峰值水平,并持续在高位运营。随之带来的即煤矿端库存快速累增,这也是国内焦煤市场价格前期跟降的直接原因。

  如今,虽然受环保限产的影响,下游焦化厂的开工并未达到满产状态,但炼焦利润丰厚,导致下游对国内焦煤价格的压制诉求显著走弱。伴随着下游小幅补库,近期已有个别超跌煤种出现试探性上涨。笔者认为,国内焦煤相对进口焦煤而言,价格会更强势,并且品种间分化仍存,需求较刚性的优质主流骨架焦煤品种将率先企稳反弹。不过,从供需格局来看,只要国内焦煤矿依然保持高产水平,焦煤国产+进口的过剩格局就无法扭转,那么焦煤趋势性补涨行情就难现。后市,只有国内煤矿自控减产或政策性减产,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焦煤的供应过剩格局,这将是促成焦煤趋势性上扬的重要驱动。

  总结来看,虽然国内外焦煤市场价格稍有企稳反弹,但整体供应过剩格局仍未扭转,所以焦煤市场也只能作振荡或分品种弱反弹的预判。当前期货盘面标的仍是蒙古进口煤及山西产中硫主焦煤价格,折算的仓单成本在1270元/吨左右。因此,焦煤2009合约价格虽有贴水,但幅度并不算大,建议仍按照振荡逻辑结合贴水幅度来灵活操作。

来源:期货日报

编辑:网站实习1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