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原料耐材

到2025年矿产品总量超过6000万吨 马钢矿业向更高目标冲击

2021-02-10 10:37:00

  本报讯(记者章利军 通讯员张鹏)2021年,马钢矿业在2020年取得历史最好经营绩效的基础上,向更高目标发起冲击:矿产品产量4452万吨,其中含铁矿产品797万吨、冶金辅料455万吨、综合利用3200万吨;环境污染事故为零,环保“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或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其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执行率100%、各类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环保设备设施同步运行率100%;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大于95%。

  坚持以发展规划为导向。围绕超亿吨宝武大原料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宝钢资源“十四五”战略规划,打造千万吨级生产基地,马钢矿业科学编制“三年任期目标规划”和“十四五”发展规划,力争到2023年,矿产品总量超5000万吨,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到2025年,矿产品总量超过6000万吨,其中铁精矿产品超1500万吨,营业收入超100亿元。

  坚持以生产经营为基础。该公司对标国内先进矿山,深入开展挖潜活动,通过采取优化生产工艺、科学高效组产、经济合理配矿等措施,统筹生产、销售、库存平衡等各项工作,常态化推进矿山增产增效,促进产销稳定、系统高效,确保产量与效益双提升。同时,该公司加大混匀烧结粉矿新产品开发力度,形成200万吨/年烧结粉加工能力。

  坚持以重点项目为支撑。该公司重点推进钟九铁矿、姑山露转井、白象山扩能、罗河一期500万吨/年扩能项目建设。在冶金熔剂方面,该公司加快青阳白云岩矿200万吨/年技改项目建设;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该公司加快凹山排土场等存量资源开发;在产业链延伸方面,该公司力争让罗河球团厂、张庄精矿磁性材料建设项目立项开工建设。同时,该公司坚持以国内省内矿产资源为主、境外矿产资源为辅的方针,积极落实《安徽省内资源整合方案》,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六安地区、南山地区、姑山地区铁矿资源和芜湖地区、池州地区、马鞍山地区冶金熔剂资源(产业链)整合工作。

  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该公司以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立足行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利用国家级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平台,推进产业研究院建设;围绕“绿色、智慧、精品”战略,深化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提升专业化技术能力,并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合作,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采用技术引进、合作开发、共建实体等多种灵活方式,构建深度融合、高效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与协同创新机制;深化智慧矿山建设,继续围绕“一个中心、两座基地、三条产线”(一个中心指打造马钢矿业总部智慧决策中心,两座基地指打造罗河矿、张庄矿两座智慧矿山示范基地,三条产线指打造和尚桥、白象山、青阳矿3条智慧矿山示范产线)的智慧矿山建设目标,持续推进该公司智慧制造,加快各单位智慧运营中心建设,实现各产线、各工序集中统一调度。

  完善运营管理架构、绩效评价体系。该公司致力于有效发挥区域公司功能、提升区域公司运营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总部功能定位及运作模式,使治理结构、业务流程、管控能力等与区域公司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相匹配,重点实施规划管理、营销管理、集中一贯制管理模式,探索采购集中试点工作。

  该公司综合各单位历史条件、业务特征、发展规律,进一步完善分类、分档的市场化、差异化绩效评价机制;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模式,完善工资总额动态调整机制;坚持季度评价与年度评价有机结合,其中,季度评价聚焦当期主要经营指标,评价结果与季度绩效工资挂钩,年度评价聚焦“跑赢大盘、追求卓越”,评价结果运用到该公司直管人员。同时,该公司对各单位开展超额收益评价,并配套予以超额收益分享激励制度。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该公司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目的,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新路径,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滕珊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