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智能制造

数字化钢铁要“新”中有“数”

2020-06-09 08:55:00

  本报记者 郭小燕  通讯员  魏东培 张洋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张志祥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据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新动能。因此,企业要通过数字化创新让数据‘活’起来。”这一理念在建龙的一家钢铁子公司——抚顺新钢铁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超200个系统开发数量,212个数据库,26567个数据项,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采集量达到18328点,数据量突破1787G(千兆字节)。这一连串数字来自于抚顺新钢铁。该公司在依托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构建传统工业新型管理模式的道路上,做到了“新”中有“数”。
  从“0”到“200”,
  工作习惯悄然改变
  200个开发系统,每个板块都有一个固定搭配,即专业工程师和系统开发人员的结合。每一个系统,都基于实际需求进行规划,系统之间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由于每个系统上线之前都要经过无数次的沟通,开发人员在工艺方面有时了解不够透彻,专业人员的具体需求也会在试用中多次调整,大家就结成了最佳拍挡,互相学习、互相配合、互相成就,共同从“0”走到“200”。
  自2018年8月开始,通过移植与开发相结合的方式,以第一批能源分析、安环检查、生产日报、库存日报、质量检查、智能燃烧等系统的上线运行为主要标志,抚顺新钢铁系统管理平台开始将数据点连接成数据序列,形成多纬度报表,向使用者提示其趋势性、规律性与异常性。
  从“0”开始,通过近2年的努力,该管理系统已经涵盖了生产、经营、工序、设备、能源、质量、安环、财务、执行、生活服务等十几个领域,形成了超200个开发系统,并悄然改变了员工的工作甚至生活习惯。
  汽化操作员王丽英表示:“我们是自去年11月份开始进行加热炉集中操控的,来到现在的环境下工作,第一个感觉就是心情舒畅。我们现在全部是通过管理系统远程操作,劳动强度降低,安全性、工作效率也随之提升。另外,原来现场的噪声非常大,沟通基本靠喊,现在再也不用大声说话了。”
  销售管理师韩红毅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通过使用销售日报表,他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区域的产品流向和发货完成进度,及时了解当前价格,通过对比区域间利润差,可以明确销售流向及努力方向。
  对责任调度管理师孙东利而言,系统改变了他们各自为战的习惯。“现在,通过系统集成,引入智慧化管控理念后,生产、安全、环保甚至员工健康信息都集合到了一起。我们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同,再通过系统管理平台的支撑,让调度室真正成为了公司生产的智慧中枢。”他说。
  该管理系统还有效提高了各个岗位的工作效率。高炉责任工程师刘建刚指出,以前要等到休风停炉才能得到现场数据,现在通过炉顶热成像远程监控,就能够让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实时掌握气流分布异常情况,及时提供调整建议,避免事故扩大,为高效解决生产异常提供依据。该系统提高了现场异常的发现效率,降低了部分岗位劳动强度,实现了煤气区域各岗位搬离现场,实现集中控制,改善了工作环境。让科技管理工程师许奇志感受最深的是,通过对一系列数据的掌握,原来数据不准确、不及时的情况被彻底改变,判定质量异议更准确、更迅速,也可以更好地支撑生产。
  在疫情期间,该管理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后勤管理师刘莉介绍,疫情期间,公司上线了员工订餐系统,全部通过系统自动管理,彻底改变了原来电话、微信订餐数据不能及时调整、数据信息不准确、来源不可追溯等弊端,改变了原来安排专人接听订餐电话的模式,让她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员工服务之中。
  由分钟级到秒级,
  向“预测未来”努力
  目前,抚顺新钢铁系统管理平台已经实现了由分钟级向秒级数据处理能力的跨越,实现了日均6G以上的数据量,煤气报警系统已经通过90个点位的集中采集覆盖全厂各区域,周数据量达到4000万笔。
  其中,热风炉操作岗位远程集控,是抚顺新钢铁第一个Pulpit(飞机驾驶舱)集中操控室项目。炼铁厂热风、布袋、环保除尘等18个操作室实现了3人集控操作,通过引入实时绩效的概念以及API(应用程序接口)、HUD(抬头显示)、HMI(人机接口)等技术,形成了事前预防、事中监控分析、事后管理和评价的全过程体系,达到了管得好、说得清、看得见的效果。操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大家笑称,干了这么多年,没想到在抚顺新钢铁还“开上了飞机”。
  由抚顺新钢铁广大青年骨干员工组成的跨部门、跨专业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室,在高标准完成系统管理平台的开发工作过程中,特别注重对人才的发现与培养。通过进行常态化的技术研讨与交流、搭建员工兴趣小组等方式,该工作室涌现出了周德刚、齐宁等一批系统开发带头人,黄鹏、曹明等系统开发新生力量以及杨晓锋、佟金海等系统管理平台开发项目的积极推动者。
  未来,抚顺新钢铁系统管理平台将在形成多纬度报表,向使用者提示数据趋势性、规律性与异常性的基础上,围绕视频监控、三维数字地图、智慧管控等方向,继续向“预测未来”努力。
  《中国冶金报》(2020年06月09日 04版四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