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智能制造

两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20-07-08 08:44:00

  本报讯(记者樊三彩)在6月24日下午召开的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闭幕式上,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2020)》(下称报告一)和《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2020)》(下称报告二)两份最新研究报告。

  这两份年度发展报告更加突出智能科技产业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需要创新思维。尤其是对后发地区而言,不能仅仅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招商引资上,而应当重视培育和构建适宜当地产业智能化需求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创业环境,通过互补性创新和专用性技术积累,在人工智能与当地优势产业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区域企业和产业竞争力。
  报告一指出,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擎,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包括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核心产业部门和融合产业部门。核心产业部门主要由基础层(包括大数据、云计算、芯片和智能传感器在内的基础技术)和技术层(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及生产企业构成,是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的供应方。融合产业部门则是由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应用层企业构成。在融合产业部门的发展中,传统产业的龙头企业,尤其是非初始人工智能上市公司成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主导者。
  报告二指出,随着新基础设施计划的实施,以及消费互联网的升级和产业互联网的启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步入关键阶段。其中,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该报告设立了6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24项三级指标,经层次分析法计算并进行综合排名后提出,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浙江省和山东省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上排在第一梯队,排在第二梯队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包括江苏省、辽宁省、四川省、安徽省、湖南省、天津市、陕西省、湖北省、黑龙江省和福建省;四大经济圈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排名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经济圈。
  《中国冶金报》(2020年07月08日 04版四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