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智能制造

“老字号”的新“数字”——“数字本钢”全面提速

2022-03-31 11:10:00

  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如今的本钢,数字化的基因正推动“老字号”迈向高质量发展——生产效率更高了,操作更加精准了,职工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也更加稳定了。
  迈入“十四五”,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形势下,向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制造业重构竞争优势的必答题。本钢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立足建设新本钢、支撑新鞍钢的目标,在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上按下“快进键”。当前,依托钢铁产业管理与信息化整体提升项目,本钢集团加大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投入力度,一张“老字号”加快数字化转型的美好蓝图正在落笔着色、徐徐展开。
  “智慧大脑”逐步升级 生产实现“换脑超车”
  智能控制是迈向智能制造的必经之路,而要实现智能控制,首先要有一个更智能的“大脑”。面对传统钢铁生产相对依赖人工的实际,本钢找准数字化转型的难点、痛点,从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入手,循序渐进,逐个击破,在加速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实现“换脑超车”。
  “在一键式炼钢系统控制下,所有工艺操作均实现自动控制,一气呵成,既确保了准确性,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板材炼钢厂五号RH主控室,职工轻点鼠标按钮后,即进入“自动”状态,轻松在操作台前监控系统运行。
  该厂炼钢作业区李泉告诉记者:“现在,我厂自主开发的铁水预处理‘一键式’喷吹系统命中率达到95%以上;转炉‘一键式’智能炼钢控制模型转炉终点碳温命中率90%以上,实现了转炉工序智能控制;RH‘一键式’智能精炼系统命中率在90%以上,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为今后智能化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对1700、1880和2300三条核心生产线的控制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了二级以上过程控制系统的集控化。”板材热连轧厂首席工程师吕宝才介绍,该厂在管理理念和技术应用上实现了创新和突破,他们应用超融合虚拟化技术,于2021年实现了二级以上过程控制系统远程集中控制,不仅实现了人员、设备的集中管控,让管理更高效、沟通更便捷,同时也大幅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减少了设备维护量,改善了职工工作环境。
  聪明的“智慧大脑”还被植入到更多的生产领域。矿业南芬露天矿的电铲、矿用卡车GPS卡车调度系统和钻机自动布控系统,目前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北营轧钢厂二棒材作业区加热炉实现“智能烧钢”,代替人工调节,实现自动检测,既节省煤气和人工,又更加及时、精准和安全,保证了坯料温度均衡稳定。北方恒达产业园的数据智慧运营系统,集电商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配送仓储等多方面功能于一体,可在线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订货服务,大大提高了园区的运行效率,赢得了用户的好口碑。
  “智能手臂”替代人工数字引领“操作变革”
  在现代生产企业,机械手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钢也在关键、劳动强度大的岗位应用智能手臂代替人工,通过加快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步伐,促进了钢铁生产操作技术的变革和升级。
  “机械手臂是个好帮手。”在板材质检计量中心炼钢检验作业区,正在操作电脑的职工告诉记者:“以往我们每天要疾步穿梭于设备之间,完成上千次的按键、取样操作。现在有了更加自如、准确、‘不知疲惫’的机械手臂,就把我们从紧张繁忙的工作中解放了出来,只需要坐在电脑前操作就可以了,为更加真实、准确、及时地提供检化验数据注入了科技动力,也为本钢集团生产高效、高质量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温炙烤下,人工进行钢卷喷号作业既不安全,效率又低。”在板材热连轧厂,相关工作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自钢卷喷号机器人投入使用后,实现了更高效、更安全、更稳定、更美观的喷号作业,不仅使职工从苦、脏、险、累的工作状态中解脱出来,同时也为生产线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安全生产的保证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本钢浦项热镀锌作业现场,职工只需按既定程序启动捞锌渣机器人,就可用灵活的机械手臂高效、精准、安全地完成扒渣、捞渣作业。板材冷轧总厂首席工程师王平告诉记者,“以前捞锌渣全部依靠人工,不仅工作效率低,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2台捞锌渣机器人投入运行后,大幅降低了职工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的安全系数和精准度,同时促进了整个生产链条的高效稳定运行。”
  “数字本钢”全面提速重构优势“智造强企”
  放眼“十四五”,本钢集团制定了全面的远景规划——两化深度融合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得到深入应用,企业网络、平台、应用、模式、生态实现升级,数字化客户服务产业链协同能力提升,实现数字化集团管控和多基地协同,运营实现智慧化和数字化,生产系统执行覆盖率、管理信息系统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今年,作为本钢集团“1357”工作指导方针中七项重点任务中的一项,实现信息化全覆盖工作已快速铺开。本钢集团按照“数字鞍钢”建设要求,着力打造“数字本钢”,聚焦本钢钢铁产业制造管理与经营管理提升项目、鞍钢集团管理三类31项系统覆盖项目、本钢钢铁产业制造管理与经营管理提升配套支撑项目,大力推进智能料场、能源集控和3D岗位机器人化,全面提升企业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水平。
  作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的“本钢钢铁产业管理与信息化提升项目及配套支撑系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本钢集团信息化部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项目整体工期16个月,共分9个阶段推进。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下达、组织机构成立、项目放行、启动、管理导入等任务,正在积极推进差异分析工作。项目建成后,将支撑集团总部与基地间的业务管理模式统一,通过统一平台、统一架构、统一关键代码、统一流程,形成产销、管控、业财一体化的目标,进一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征程上,本钢集团数字化建设已全面提速。随着一系列数字化建设项目逐步落地实施,本钢集团将向着重构行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新鞍钢的目标阔步前行。
 

来源:本钢新闻

编辑:滕珊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