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龙门式焊接机器人 (杨涛 摄)
大家好呀!我是刚在河南钢铁集团建设公司“入职”的协作式焊接机器人,今天必须拉着我的3个好搭档——另一个协作式伙伴和2个龙门式“大块头”,人称“焊”将F4,跟大伙儿好好唠唠我们上岗的新鲜事儿!
说起来,我们可不是建设公司迎来的第一批“机器人同事”。之前连铸辊堆焊、水冷轴承座这些岗位上,早就有机器人前辈们发光发热了。如今,我们4个新成员加入,算是给企业的智能制造队伍又添了把“硬火”,听说这还标志着公司智能制造建设迈入新阶段呢,想想挺自豪!
其实在我们来之前,建设公司就为智能制造做了不少铺垫工作:专门成立智能制造领导小组,又是编规划,又是定制度,把发展方向搞得明明白白;各业务部门的人类伙伴们也没闲着,开研讨会、办现场会,到处“侦察”,就为找到像我们这样的智能技术能大显身手的地方,还梳理条件、优化流程,搞出不少能复制推广的好案例。现在有了我们,加上之前的机器人前辈,建设公司的智能制造算是从“小范围试点”变成“多点开花”,这发展势头,绝了!
再说说我们4个的“分工”。我和另一个协作式伙伴,那可是“灵活派”代表。我们身材轻便,操作起来也简单,人类伙伴用手动示位或者移动终端就能指挥我们。遇到那些批次多、款式还不一样的非标化构件,我们换个型就能立马开工,焊接速度那叫一个快!那2个龙门式伙伴,就是妥妥的“力量担当”。它们专门对付高强度、大型结构的长焊缝焊接任务,同步运行起来稳如泰山,焊接路径精准得没话说。像桥梁构件、U型肋板梁这些“大家伙”,到了它们手里,保证焊得又快又好,加工精度直接拉满!
现在有我们在,标准化焊接质量能更上一层楼,大批量生产时的产能也能稳稳当当。我们“焊”将F4心里别提多带劲了! (杨涛 陈一鸣)
《中国冶金报》(2025年10月14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