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建 通讯员 王风涛
“一次除鳞压力不足,调至45赫兹。”日前,在山钢股份型钢厂异型生产线3号操作台旁,轧钢工轻点鼠标,屏幕参数跳动间,高压水除鳞系统压力便精准调整到位。这一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是一场让职工点赞的设备升级。
异型生产线以生产履带钢、门架槽钢和钢板桩等异型材为主,高压水除鳞是保障产品表面质量的关键环节。以往,轧钢工需频繁往返现场,在设备面板上手动调节压力,不仅耗时费力,穿梭于轧制区域还存在安全隐患。
“必须让数据多跑路,职工少跑腿。”车间维护大班主动攻坚,多次勘察现场、比对参数,最终确定远程控制方案。利用检修窗口期,团队敷设通信线路,联合技术人员在操作台电脑上编程设计,成功实现了0~50赫兹范围内的远程压力调控。
“这下好了,不用再往现场跑,而且调整响应速度更快,除鳞效果也更稳定了!”轧钢丙班班长高淑军难掩兴奋。这场“指尖上的改造”,既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又筑牢了安全防线,成为一线职工冲刺收官战的生动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