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党建工会

党旗红,企业兴
——“红色引擎”助力方大特钢高质量发展

2019-04-22 14:36:00

  投资10亿元,打造的生态森林旅游式工厂竣工;年报每10股派送17元,现金分红超净利8成;员工每人6万元红包,3.12亿元垒成“金山银山”……

  2019年以来,一组组亮丽的数据刷爆了朋友圈,“最美钢厂”“最慷慨上市公司”“最土豪企业”等赞誉让方大特钢成为钢铁行业的“网红”,成为人们口中的“别人家的企业”。

  那么,方大特钢迅速走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基因和力量?

  “企业能得到快速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尤其是改制以来,方大特钢引入方大集团‘党建为魂’的企业文化,助推企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方大特钢董事长谢飞鸣这样说道。

  每名党员佩戴党徽上岗,每季度组织党章考试,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温菲宣讲全国两会精神,每个基层支部建立了党团活动室,每月持续开展劳动竞赛等……一系列“红色基因”映入眼帘,近日记者走进方大特钢,探寻方大特钢腾飞之路“红色引擎”的奥秘。

  把舵定向 党旗领航风帆劲

  方大特钢位于“英雄城”江西南昌,始建于1958年,承载着振兴民族工业的重托,企业的发展镌刻着深深的“红色印记”。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企业几经沉浮,尤其是2008年1月单月亏损达到9000万元,企业内外交困,岌岌可危。

  久旱逢甘露,淤泥出彩莲。2009年,企业改制重组加入辽宁方大集团。方大特钢由国企转为民企,创造性地传承国企文化的优良传统,迅速导入方大集团“党建为魂”企业文化,党建文化的融合和落地,成为引领企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

  坚持抓好“两个覆盖”,公司设立党委,下设二级单位党组织23个(其中10个党委、13个直属党支部),二级单位党委、党总支下设47个基层党支部;在职党员1418名,约占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有党员基层班组覆盖率达95%以上。公司各级党、工、团组织同步设置,机构健全。

  “党建为魂”的企业文化,注定了要把党建工作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坚持用党建思想指导工作实践,融入发展战略、融入生产经营、融入各个环节之中,在强化核心、服务中心、凝聚人心上下功夫、见实效,企业党建工作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思路决定出路,文化决定方向。“听习主席的话,跟党走”这是方大特钢一以贯之的治企方针。结合国家的大政方针、产业政策和企业实际,方大特钢明确了“四个转向”的企业发展思路,实施低成本、精品化战略,走差异化发展之路,致力于打造细分市场和细分产业链的龙头企业。

  “掌握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措施、重要会议精神,熟悉党情国情,有利于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2009年方大集团重组公司以后,我们对弹扁线进行了大量的技改投入,基本上从装备水平、技术水平、生产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使我们的生产规模、品种规模也有了大幅提升。”方大特钢总经理尹爱国说道。

  党建文化的把舵定向,进一步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方大特钢围绕新的发展战略,淘汰落后产能,轻装上阵,抢抓机遇,从行业落后、濒临危机中“蝶变”重生,综合竞争实力迅速跃居行业前列,成为国内弹扁、板簧、易切削钢精品生产基地,形成了党建与生产经营相融共进、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奋勇当先  创新发展促转型

  党建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党建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

  “我们将生产经营中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创造性开展党建工作的出发点,把党建工作的成绩体现到生产经营的业绩中,把生产经营的结果作为检验党建工作好坏的标准,实现党建和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同部署、同督促、同落实、同考核。”方大特钢党委书记敖新华这样说道。

  企业发展离不开创造力。通过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力,是提升企业创造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方法。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方大特钢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提升企业创造力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员工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提高员工素质、发掘员工创造力,推动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

  近日,在“2019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发布的“第二十五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中,方大特钢自动化部党委创作的管理创新成果《特钢企业基于全流程的智能化产品质量管控》获二等奖。而这仅仅只是方大特钢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开展“挖潜力创效益、以优异成绩向十九大献礼”“党员奉献在方大”等主题实践活动,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近三年,党员负责参与提出的“小改小革”项目及合理化建议成果共计4000多项,创造经济效益近1亿元。

   “一名党员、一份责任、一面旗帜”,党支部在企业技术攻关方面一直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做到党员责任区域挂牌,全体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科技创新中攻难关、打头阵,在解决难点和热点问题中奋勇当先。

  技术中心党支部书记李红卫介绍道:“我们技术中心党支部组织党员科技人员在新品研发中创先争优,2018年来开展技术攻关累计创效超过2亿元。公司专利数达到173项,弹簧钢生产与开发技术创新团队被评为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在技术改造、产品研发、信息支撑等多方发力,方大特钢进一步调整优化产品品种结构,把目光牢牢锁定在弹扁、板簧、易切削钢等特色产品上,组建江西省弹簧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持参与制定弹簧扁钢国家标准,努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助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在高质量发展上阔步前行。

  共建共享  凝心聚力奔小康

  “方大发展为了员工,方大发展依靠员工,方大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员工当成家人,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凝心聚力,共享共建,打造有温度的企业,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方大特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宋瑛这样说道。

  ——员工收入稳定增长。近年来,员工收入保持两位数稳定增长,2018年人均收入达到18.7万元。

  ——提出并兑现“三个不减”的承诺。秉承“经营企业一定要对政府有利,对企业有利,对职工有利”的价值观,提出并兑现了“三个不减”的承诺:“不减一个员工,不减员工一分钱工资,不减员工一分钱福利待遇”。在钢铁寒冬和降成本的压力下,没有把一个员工推向社会。

  ——福利蛋糕越做越大。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员工福利不断提高,员工免费工作餐;员工及员工配偶、子女、父母因病住院的医疗费用,经医保部门审核认定的自费部分由企业全额资助;给全体员工配发手机并每月给予50元的通讯话费补贴;为考上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员工子女提供学费和适当生活费资助;给60周岁以上离退休人员每月发放200元捐赠金;为退休员工提供方大养老金补贴;又出台了孝敬父母金和基本工资增长50%福利,实现一人在方大,全家有保障,工作满五年,终身都受益。

  ——帮扶机制配套完善。公司成立了江西省首家民营企业职工服务中心,通过建立各级干部挂靠联系点、走访慰问、送温暖等制度,使员工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五必谈四必访”活动,畅通员工诉求渠道,每月收集员工的建议和意见,有效化解各类矛盾。近三年慰问员工4200多人次,累计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价值380多万元。

  ——投身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职责。捐助青海玉树灾区,赞助第五届中部博览会,成立江西预备役师应急大队,多次在地方抗洪救援、抗击冰雪灾害等救援行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承担了瑞金市武阳镇石阔村、于都县新陂乡庙背村、余干县枫港乡白家圩村的定点扶贫任务。10年来,方大特钢坚持累计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8000余万元,捐赠额超过此前建厂50年总和。

  发动党建“红色引擎”,使之与企业经营同频共振,方大特钢以党建文化为引领,把红色基因有效植入企业管理各环节,助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路上更加行稳致远。公司连续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全国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西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