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党建工会

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善谋实干的行动
——安钢第二炼钢厂创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侧记

2019-12-03 08:59:00

  本报通讯员 张青林

  近日,安钢党委副书记刘增学、副总经理于银俊专程到安钢第二炼钢厂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在详细了解主题教育落实情况之后,两位领导登上炼钢平台,深入连铸生产现场,对干部职工的生产创效热情表示赞扬,叮嘱大家劳逸结合、注意保护身体,并嘱咐基层管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产能调整关键时期的生产稳定、安全稳定、职工队伍稳定,确保环保等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善谋实干的行动。
  初心与荣誉交融
  基层党员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职工群众干事创业的关键。主题教育启动后,如何提高基层党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是该厂党委深层考虑研究的课题之一。经过深入调研,安钢第二炼钢厂党委决定以“荣誉”为切入点,重点培养基层党员的荣誉感。
  今年“七一”前夕,安钢第二炼钢厂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分3批赴红旗渠进行党性再教育。在青年洞口,全体党员在鲜艳的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在返程途中的大巴车上,大家都说:“虽然时间紧凑,但思想政治受洗礼,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初心与荣誉交融,坚守初心无异于呵护心中这份党员的荣誉”。在主题教育启动仪式上,安钢第二炼钢厂党委专门举行升国旗仪式,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全体党员庄严肃立,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以最崇高敬意,表达对祖国的祝福。“七一”期间,该厂各基层党支部组织党员举行“过生日、谈初心、温誓词、担使命”主题座谈,给全体党员过政治生日。
  “每天下班回家吃罢饭,第一件事就是铺开笔记本写学习笔记。孩子看到我学习,也不看电视、不闹着玩手机了,马上就专心致志地坐下来写作业了。主题教育把我们家的学习氛围都带起来了。”该厂运行车间党员张娟说。
  在此基础上,安钢第二炼钢厂党委中心组成员除了每周不少于4小时集中学习,不少于10小时自主学习之外,还每周2次深入基层联系点上党课,使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得以及时解决。
  使命与实干同在
  基层党员的荣誉感建立起来之后,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这种荣誉感,又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安钢第二炼钢厂党委深知,如果不能在实际工作中有所作为,这种荣誉感只能是昙花一现,无法长久保持。
  安钢第二炼钢厂党委要求各基层党支部梳理生产经营中的薄弱点,每周组织党员活动日,号召党员干部主动把这些生产中的薄弱点和“急难险重”任务承担起来,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责任。各基层车间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迅速制订出本单位党员活动日工作计划和目标。其中,连铸和冶炼党支部根据生产岗位任务紧、人员少,卫生清洁工作难的特点,每周组织党员开展义务劳动,承包卫生区的清洁工作;天车党支部根据设备维修频繁、高空作业的特点,每周组织党员爬上天车维修维护设备;运行车间党支部辖区范围广,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环保治理难度大,党员主动承包了辖区内最难治理的区域,每周进行义务劳动。
  可别小看这些卫生区的清洁工作,在生产一线工作过的职工都清楚,这是最累、最脏、最难做、最头疼的活,也是推诿扯皮最多的工作。各基层党支部带领党员毅然承担起难点工作,并在集团公司“一大三主动”(大局意识,主动创新、主动作为、主动担当)思想基础上,引申出“三不一坚决”工作作风,即:不怕脏、不叫苦、不嫌累,坚决出色完成任务。
  酷热的夏天,没有空调的生产现场,温度超过50摄氏度,基层生产线上的职工看着挥汗如雨的党员突击队,由衷地赞叹:“党员真是好样的!”
  掌声与激励齐鸣
  安钢第二炼钢厂在主题教育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党员干部。如何更好地宣传党员典型事迹,教育激励广大职工?经过党委的反复酝酿,安钢第二炼钢厂典型事迹报告会应运而生。
  经过严格筛选,5个党支部推选的6名党员光荣入选。其中,有一心扑在工作上,母亲病危时不能尽孝的优秀设备管理员;有妻子分娩时无法照顾,把奉献岗位作为对家人最好回报的工段长;有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天车,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的安钢“大工匠”;有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义务参加户外救援,兼任壹基金救援联盟河南户外救援总队安阳支队长的优秀党员;有舍小家顾大家,在运行配电岗位践行初心使命的巾帼英豪。这些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集中展示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时代风采。
  报告会引起职工强烈共鸣,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该厂连铸车间党员吕海山说:“说实话,刚开始对于这个报告会,我是抱着凑人数的心理来的,没有想到真被感动了。这些党员出色工作的背后,原来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与党员典型熊小河一起工作的运行车间女职工朱晓丽在报告会上几度落泪,她说:“小河是真正做到了‘巾帼不让须眉’,很让人钦佩。”该厂机关党支部党员安媛媛听了设备材料科主管马立俭的事迹,感触颇深:“对我来说,听马科长讲他的一些生活和工作细节,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震撼和感慨:我们党员干部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组织,无愧于岗位,却有愧于家庭和亲人。”
  《中国冶金报》(2019年12月03日 05版五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