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管理

强化精细管理 深挖降本潜能 方大九钢11月份多项经济指标取得突破

2021-01-05 14:33:00

本报通讯员 吴益凡

  进入11月份以来,方大九钢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以提高经济技术指标为抓手深挖内潜,从工艺、操作等方面开展攻关、狠抓落实,11月份高炉燃料比、生铁质量等多项经济指标取得明显进步。

  强化精细管理

  推动指标攻关提效益

  “高炉燃料比的高低直接影响炼铁工序生产成本,是技术人员降成本攻关的难题与重点。”12月12日,该公司炼铁工序技术成本科技术人员杨开怀介绍道。

  “11月份以来,我们通过稳扎稳打,统一操作思路、提高高炉热风温度等一系列措施,高炉燃料比、生铁质量等经济技术指标均取得了较大突破。”

  统一操作思路,维护好高炉良好的操作炉型,使各项高炉参数稳定受控,从而确保高炉炉缸均匀活跃,是该公司炼铁工序降低高炉燃料比的重要举措之一。该公司炼铁工序通过建立高炉体检系统,施行定期排碱制度,加强对关键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减少和杜绝高炉结瘤、炸瘤现象,确保高炉炉况稳定顺行,有力促进高炉燃料比降低。

  在降低燃料比方面,该公司炼铁工序不仅在统一操作思路、维护操作炉型上下功夫,还从紧盯目标,积极提高煤比降低焦比、提升高炉热风温度入手,该公司11月份炼铁工序高炉热风温度达到1145℃,有力促进了高炉燃料比的降低。

  “与此同时,我们还优化了高炉操作、提升了高炉煤气利用率,达到增铁节焦的效果。11月份,我们的高炉燃料比为538.85千克/吨,煤比为144.53千克/吨,其中燃料比为2019年以来的最好水平,生铁成本下降约31.45元/吨铁。”杨开怀介绍,“后续我们还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稳定高炉外围原燃料质量、入炉品位及渣铁排放稳定性,促进高炉各项指标实现再突破。”

  在降低高炉燃料比方面取得新突破的同时,11月份生铁质量也取得历史最好水平。该公司炼铁厂选择合适的造渣制度以增大硫的分配系数,稳定高炉各项参数,适当提高烧结矿碱度,改善烧结矿还原性,提高烧结矿软熔温度,促进高炉内硫的挥发及提高高炉初渣脱硫能力。11月份,该公司炼铁厂稳扎稳打,高炉保持稳定顺行,生铁质量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其中生铁合格率为100%,一级品率比10月份上升了23.16%,比2019年上升了55.53%,为历史最好水平。

  深挖降本潜能 实现增效最大化

  为深挖降本潜能,方大九钢将重点放在了炼铁、轧钢、动力等重点工序上,做到“创效一分钱不嫌少”,最大限度为企业创造效益。

  ——小改小革降成本。以该公司炼铁高炉上料槽下返矿系统改造为例,该厂的成品原料经二级筛过筛后分为返矿粉和小机料,其中小机料再回高炉入炉使用。后因高炉工艺调整,小机料不再回炉使用,返矿也不需要分级,而原上料程序设计为二级筛联锁,即小机料皮带和二级筛分系统均24小时连续运行,使得小机料皮带长时间空转浪费资源,还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针对此状况,该公司炼铁厂实行小改小革,将联锁程序改为手动启动,并将小机料皮带作为备用皮带使用。通过测算,改造后预计每年可节省电费约21.6万元,备件费用约6.4万元,成功达到了降本增效的效果。

  ——发挥机组最大潜能。该公司重点抓好以下环节:制订每台机组发电量指标,梳理制约发电的关键点,根据各单位煤气用量每天统计煤气使用情况,使煤气高效利用;强化设备点巡检,明确设备管理责任,及时消除设备隐患,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加强岗位职工标准化操作,对当前机组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制订改进措施,细化分解各项发电指标,从源头上调动运行人员的主动性和工作积极性,确保发电机组多发电、创实效。11月份,该公司吨钢电耗降至36.12千瓦时,较计划指标下降3.68千瓦时,为公司节约用电215.94万千瓦时。

  ——实现品规创效。作为品规创效的主阵地,11月份,方大九钢轧钢工序围绕“降本提产增效益”中心工作,细化分解竞赛指标、逐级落实责任,科学、精细微调品规轧制计划,以“高产创效,品规创效”摊薄成本;强化专业管理“哈下腰”靠前服务措施,抓实设备点巡检和维护,全方位降成本、提效益。11月份,该公司轧钢厂当月产量完成率达到109.75%,超公司计划51845吨,创出月产新高,品规创效结出硕果,全月较预算成本实现增创效益1018万元。

  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以优化经济技术指标、降低企业工序成本为切入点,在保证安全、生产稳定顺行的前提下,促进各项生产指标稳步提升,全面打好2020年生产经营收官战。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陈曦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