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管理

让创造价值者体现价值 让创造利润者分享红利
——鞍钢股份大型总厂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侧记

2023-08-15 08:40:00

  本报通讯员 张雷
  近年来,鞍钢股份大型总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鞍钢“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贯彻落实鞍钢集团改革三年行动部署和要求,坚持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为抓手,持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敢于打破“铁饭碗”、砸烂“大锅饭”,充分激发组织活力、前进动力、内生动力、创新实力,闯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2022年,该厂在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异军突起,创造出优异成绩——实现降本增效1.04亿元,轨梁产线成为行业新标杆,技术经济指标实现新突破。今年1月—5月份,该厂完成上级企业下达的利润指标。
  “瘦身健体”,焕发组织活力
  鞍钢股份大型总厂成立于2020年4月份,由原大型轧钢厂和无缝钢管厂合并而成。两厂合并后,受到内部机构重叠、冗余人员较多、主要产线停产改造以及外部原料上涨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曾一度陷入困境。该厂党委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大刀阔斧推进三项制度改革。该厂按照“集中一贯”与扁平化管理原则,该总厂优化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实施“总厂管作业区”生产组织模式,减少管理层级;合并型材产线、连轧产线、热处理作业区、新建钢坯修磨线,组建型材分厂。按照市场化用工原则和鞍钢股份实施全口径岗位定员要求,该总厂优化岗位设置,引导职工树立契约精神,营造出“上岗靠竞争”的浓厚氛围。
  “虽然现在人员减少了,但是大家之间的配合更默契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一大截。”该总厂一位老师傅感慨道。该总厂的型材分厂通过实行大、中型线为一个团队的“两线一班制”柔性用工模式,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3年来,通过集约化生产、人员竞聘上岗,将不适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安置到其他作业区域等优化方式,该总厂使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化,队伍更加精干。此外,该总厂还组建经营服务中心,把技术营销作为重点,配合市场营销部门做好技术营销,职能从售后服务向售前延伸。“我们通过主动调研市场、定期走访重点客户和战略客户等方式,了解客户个性化要求和市场需求方向。”该中心负责人说,他们将客户的意见和需求反馈给生产线,为生产系统提高产品质量和研发新产品提供参考,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
  人尽其才,激发干事创业动力
  人,是改革中的关键因素。鞍钢股份大型总厂通过搭建“上”的平台、疏通“下”的渠道,推行“人尽其才,才尽其专”的用人之道,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活力。
  “要是没有厂子为我搭平台、压担子,我不可能成长得这么快。”该总厂的质量检查站检测中心点检组长张毅哲感慨道。作为马东创新工作室的一员,他凭借多次参与重要技改项目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提升了自身本领,成为一名善于技术创新的工匠型人才,走上了管理岗位。
  该总厂打通晋升通道,打破身份界限,注重能力和业绩,为有能力、有潜力的职工创造参与竞争的机会,鼓励生产服务岗位人员通过竞聘走上管理岗位。有真本事的人就能有“位子”已成为该总厂上下的共识。
  强化干部履职尽责考核,建立不胜任退出机制,管理人员“全员起立,双向选择”、带指标竞聘上岗。在2022年开展的“双向选择”竞聘中,该总厂有2名一级、二级经理低聘到下一级岗位,管理人员末等调整比例达到14.29%。该总厂原无缝钢管厂热轧作业区主管工程师孟凡磊一直扎根在基层,不断在岗位上创造新业绩。2022年12月份,他凭借突出的实践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走上无缝钢管厂设备作业区党支部书记岗位,在他的带领下。该作业区在总厂开展的“打赢扭亏增盈攻坚战”主题实践活动中,通过改革创新、修旧利废等系列举措取得可喜成果。
  搭建年轻职工成长平台,让有能力的年轻职工得到锻炼、有机会施展才能,激发年轻职工干事创业热情。目前,该总厂一级经理岗位中,“85后”占比达25%,刘思洋就是其中一位。凭借出众的管理能力和过硬的技术本领,刘思洋成功竞聘到小型线主任岗位。在他的带领下,该总厂的小型生产线大力推进合金减量化项目,大幅降低坯料合金成本。今年第一季度,小型线加工成本实现三连降,同比降低129%,通过推行优化工艺、提高设备精度等措施,成材率同比提高1.07%,达到行业领先水平,3月份产量达到该产线历史最好水平。
  推进共建共享,激活内生动力
  让创造价值者体现自身价值,让创造利润者共享企业红利。
  开展“管理降本、人人降本、极限降本”活动,实施激励措施,充分激发干部职工的内生动力。仅在2022年开展的“管理降本、人人降本和极限降本”活动中,该总厂发放的增效奖励就达到68万元。随着系列降本活动的深入开展,“精打细算、降本增效”的理念在该总厂中深入人心,激励着职工千方百计寻找降本增效点。
  实行工资总额承包,提高职工收入,让职工分享发展红利。该总厂的轨梁分厂优化组合机床、端部淬火、成品装车岗位工作界面,实现岗位人员多劳多得。该总厂组合机床职工杜维坤高兴地说:“自从实行工资总承包以来,我每天上班的劲头儿特别足。虽然工作量比以前多,但工资也比以前多了,付出是有回报的。”同时,他发现身边工友的精气神都明显不一样了,“干活的时候大家像比赛似的,生怕被落下”。
  发挥岗位绩效管理的导向作用,强化顶层设计,利用“e考核”平台建立厂自动考核体系,坚持量化公开,逐层分解,实现岗位绩效目视化。该总厂的各分厂和产线也根据自身特点,采取契约化或业绩考核等多元化的方式,完善分配制度。
  如轧辊作业区突出业绩导向,实施计件工资制,通过“效益联动、效率调节、水平调控”激发职工动力;小型生产线实行市场化分配,将职工绩效与产量等指标挂钩,体现多劳多得,极大地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轨梁分厂在“e考核”的基础上开展竞赛,并加入换辊时间、开轧调整时间、小时产能等竞争指标,采取正激励为主的手段,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同岗位绩效差距最大可达到3000元。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质量成本变革
  改革,不仅仅是让体制机制焕发生机的“良药”,更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以鞍钢股份大型总厂探伤专家马东为代表的科技人员,持续对钢轨超声波探伤检测设备进行改进,实现钢轨超声波探伤系统全数字化,各项技术检测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此外,该总厂自主研发轨底涡流检测技术,填补该领域行业空白,在鞍钢内部实现技术输出;“邢尚武技能大师工作站”大幅压缩轨梁产线换型时间,减少换辊后的调整用坯,提高全线作业效率……
  3年来,该总厂强化技术创新,以问题为导向设立课题、揭榜攻关,先后完成万能轧机“2+1”工艺改造及全万能工艺开发、钢轨残余应力攻关等15个项目,申报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专有技术12项。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该总厂积极实施系统降本,在全厂范围内建立成本模型,形成总厂、分厂、作业区纵向,部门与部门横向之间的系统联动,制订总厂、分厂、作业区3级共400项扭亏增盈措施,项目与绩效挂钩、与干部使用评价挂钩,确保取得实效。该总厂的轨梁分厂采用加热炉更换高效换热器、对炉体内壁实施黑体喷涂等改进措施,综合能耗大幅下降,吨钢成本降低;小型产线以行业先进为标杆,重点在提高负差利用率方面下功夫,成材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鞍钢股份大型总厂用行动证明改革决心,用业绩印证改革成效。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该总厂正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强身健体,为建设高质量发展新鞍钢贡献“大型力量”。
  《中国冶金报》(2023年08月15日 04版四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