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洋 孔庆保 魏忠民
1月初以来,承德钒钛坚持以全面预算管理为牵引,以降本降费为生命线,精准对位制订措施,突出以钒定钢,深化精益管理,全力确保降成本降费用核心工作取得实效,坚决实现吨钢挖潜创效目标。
动态量化差距、量化措施、量化目标,强化标准成本管理和预算刚性约束。承德钒钛建立模拟法人和市场化的“契约关系”,并将预算目标细化分解到最小单元、量化到最小边界,确保任务精准部署、政策精准落地、措施精准见效;盯住成本“节流”,降低结构成本;严格执行“十大类费用”额度,全面杜绝非生产性支出;转变传统生产组织思维,建立以成本为中心、以销售为龙头的高效、低耗、柔性生产组织模式,以高端客户、高端产品、高盈利产品优先的原则合理分配生产资源,促进“产销研运用”形成合力,实现成本最低、效益最好。
强化“四个更加关注”,提升“两个结构”深度优化的能力。承德钒钛对含钒特钢产品坚持发挥“高强+抗震”的优势,最大化释放产线效益,以品种结构调整及工程直供上量为重点,围绕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推进含钒优特钢工程直供比例提升至50%;发挥含钒热轧板材产品“高强+薄”和“高强+厚锌层”优势,在提高民生工程、装备制造等重点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开发新兴行业头部客户。该公司含钒冷轧产品以酸洗工具钢、高强厚锌层等高附加值品种为方向,应对未来板材市场变化,确保吨钢边际贡献最大化。
持续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钒钛新材料运营质量。承德钒钛加快钒钛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推动钒钛新材料产业与航空航天、绿电储能、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以提质增量为基础,加快储能级电解液规模化制备,开拓钒电池储能应用市场;构建全系统、全链条钒平衡管控体系,推进全要素、全工序增钒增效攻关,充分发挥河钢集团和本地资源直供的优势,提升钒粉资源占比,综合铁水含钒、炼钢综合钒回收率、钒钛系统提升钒回收率达到行业较好水平;协同聚集钒钛产业链要素和创新链要素,集中力量向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
建立以对照行业、对照河钢集团内部、对照自身最好水平的“三个对照”为抓手的分级对标体系及动态对标数据库。承德钒钛铁前系统结合高炉工艺控制原则,测定原燃料结构,不断优化措施;制订结构性降本方案,在原料结构、焦炭结构、煤粉结构上下功夫,大力开展提煤降焦、提升机烧比等重点指标攻关,确保实现增钒增效;钢轧系统坚持提效率、降消耗;钒钛系统围绕提产降耗开展43项技术经济指标全要素攻关,确保吨钒增效实现新突破。
《中国冶金报》(2024年02月20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