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在市场,竞争力在现场”,这是重庆钢铁物流运输部生产现场一幅醒目的标语。物流运输部清醒认识到,以“质高量减”为显著特征的行业深度调整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钢铁市场供强需弱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如何在公司现有情况下,贡献自身力量,物流运输部将目光聚焦在了基层基础管理上。
“新的形势下,我们要认识机遇、抢抓机遇,有效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争当降本增效的先锋。”物流运输部党委书记陈应明说道。物流运输部按照“规范、改善、提升”三步走方案,全面夯实基层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效能,重点围绕生产现场基础管理内容,以一作业区一特色的“双基”管理专项提升行动拉开了帷幕......
成品作业区 围绕成品发运做提升
“基层基础管理,不应该只围绕环境改善下功夫,成品作业区的管理基础,应该在成品物流的管理上做文章。”成品作业区作业长禹波说。成品作业区结合实际情况,围绕成品物流优化升级开展“双基”管理专项提升,有利促进生产经营上台阶。
成品作业区对物流动态管控系统及产线生产管控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增加了计划预流向管理、成品预入库管理、成品直转功能、成品直发功能、预入库规则设置、库位推荐模型、手持移动应用、无纸化码单等功能,完善了生产计划、成品产出、成品吊运、成品堆放、成品装载的全流程管理。钢材在制品流转功能,打开了合格材料下线直装转运的新局面,铁、水运流向的产品在末端库停留时长平均缩短24小时以上。自动推荐行位功能,实现中厚板单堆管理,客户提货效率提高33%。系列举措,不仅加快了现场各库房的信息流转,实现了成品库职能流程优化,还为公司打造极致、高效的成品物流智慧平台做出了贡献。
设备作业区 在设备点检维护上做规范
“设备作业区主要负责物流运输部翻车机、机车、铁路信号等设备检维修,以及物流运输部全区域设备点检、高压配电操作等,是一个检修点检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我们要做好‘双基’管理专项提升,需在我们的专业上下功夫。”设备作业区作业长刘金果说。
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才是设备作业区的管理基础。由此,设备作业区在电气巡检上下足了功夫。通过规定巡检路线、巡检时间,设置设备状态的标准,同时把点检、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信息相融合,设立共享文件,并在作业区工作群反馈异常信息,解决以往点检员信息闭塞的痛点。此外,设备作业区利用设备智慧管理系统(IQEMS),实现对物料摆放、定期盘点、出入库管理登记、检修委托单的全流程全周期可视化管理,提高了备件查询的快捷性、方便性、准确性。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物流运输部设备管理得到了大幅改善。
铁路作业区 在翻卸效率上做改善
“要提升现场‘双基’管理能力,我们的翻卸效率是基础管理要瞄准的工作,但要追求更高的翻卸效率,一线员工自身能力是否达到,是关键因素。”铁路作业区作业长刘雄伟说。
由此,铁路作业区以员工能力提升为基础,在翻卸效率上下足了功夫。作业区创新员工培训模式,通过带着问题培训,用培训解决现场问题,引导员工将所学专业知识正确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截至5月,铁路作业区共培训52次,并利用现场培训解决了翻车机设备等多项问题。翻车机的优化,同时也使翻车机在运行稳定性的基础上,大幅缩短了翻卸时间。目前,铁路作业区的翻卸效率已由平均12辆/小时,提升为1号翻车机具备翻卸14辆/小时能力,2号翻车机具备翻卸15辆/小时能力。(李超群、曹开宸、赵宇辰、李莹、朱军、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