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钢铁炼铁事业部深入贯彻落实该公司“算账经营”理念,将节能降耗、降本增效作为管理重心,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聚焦铁前系统压缩空气消耗偏高的难题,展开了一场全员参与、全面覆盖的能耗管控攻坚战。
炼铁事业部铁前系统涵盖烧结、高炉、焦化多道工序,压缩空气使用点众多、分布散乱,长期以来存在“用气无管控、耗能不精准”的粗放现象。现场调研发现,部分皮带吹扫阀门处于“常开、全开”状态;脱硫脱硝、除尘系统反吹周期设置偏短,存在过度用气;大量仪表用气开度缺乏规范,现场漏点频现,节能降本迫在眉睫。
面对问题,炼铁事业部不等不靠,迅速组建专项攻关团队,建立“能源地图”,对全系统2636个压空使用点进行全面梳理、分类施策,推动用能结构优化和管理方式升级。
“这个阀门为啥只开这么一小道缝?以前不都是‘火力全开’吗?吹得干干净净多省事。”面对供料车间现场员工的疑问。正在检查高炉主皮带阀门开度的老师傅何建明说道:“这叫‘精准供气’,咱们现在是在‘掐着表’算账呢!你看着它只开30%,吹扫效果经过验证完全达标。以前全开,那是‘大炮打蚊子’,大量的气都白白浪费掉了。你算算,这一个点省一点,全厂几百个点,一年下来是多少?”
正是这无数个“一道缝”的精细调整,使高炉工序压空单耗从51.36m³/t降至41.08m³/t,降幅近20%。
经过系统治理和持续优化,炼铁事业部压空用能点位由2636个整合为2459个,优化率达6.7%。截至1-9月,压空单耗较原来降低11.74m³/t·Fe,累计创效820万元。
通过这一场场发生在基层的“精打细算”,炼铁事业部成功地将“压缩空气”这个不起眼的消耗项,变成了践行算账经营、实现降本增效的“样板间”。
下一步,炼铁事业部将继续深化能源精细化管理,推动算账经营走深走实,为重庆钢铁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齐万兵、廖芩、王才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