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魏清源 记者 杨海霞
1个小时,河钢集团能发多少电?用河钢集团1个小时发的电又能做些什么?2018年,河钢平均每小时发电90多万千瓦时,这些电足够支持一座百万人口城市的每个人在炎炎夏日享受1台空调运行1.5小时所散发出的清凉。这是河钢人采用严苛的技术标准和完备的能源生态管理系统,实现绿色制造并不断制造绿色所带来的成果。
“十三五”以来,河钢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实施“六位一体”总布局的绿色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制造,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研发应用绿色产品,稳步推进绿色采购,系统优化绿色物流,培育打造绿色矿山,不仅持续领跑行业绿色发展,而且收获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树立起中国钢铁企业的品牌形象。
环境之绿 让企业成为城市的风景
7月钢城,夏意正浓,骄阳下蝶蜂共舞,绿荫下蝉鸣阵阵。高炉旁、厂房前、轨道边总有花枝摇曳,河钢职工们纷纷拍照记录下这怡人的景色。
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曾说:“高质量发展的题中要义之一,就是契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提高生活环境品质的需求,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钢铁行业从‘节能减排’转向‘绿色制造’。”为此,河钢率先提出“还原钢铁绿色制造本来面貌”,深化生产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保障空气清新,提供更多绿色环境,打造“花园工厂”,使厂区成为职工们的家园。“为人类文明制造绿色钢铁”,已经成为植根在河钢和职工心中的发展理念。
仅2018年,河钢就投资近30亿元,实施了26个重点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项目。河钢邯钢还入选了国家第二批绿色工厂。这是继河钢唐钢入选首批国家绿色工厂后,河钢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成果。河钢成功发行我国债券市场首支绿色可续期企业债券,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注入“绿能”;与北京铁路局签订战略协议,积极打造和构建开放共享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绿色集疏运网络”新模式,建设绿色运输示范工程,发挥大型国有企业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中的带头作用。
绿色发展理念为河钢带来了清洁的环境,让工厂成为了城市风景,让矿山成为了美丽家园。目前,河钢邯钢厂区的绿化面积突破38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52%以上,当选河北省首批工业旅游示范企业。河北省邯郸市在河钢邯钢厂区专门举办了首届青年钢城马拉松赛,来自北京的参赛选手李宏感慨道:“这里太漂亮了,满眼都是绿色,空气也很好!”由河钢承建的冀东地区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是全国黑色金属矿山4个示范基地之一。建设该基地盘活了6亿多吨铁矿石资源,复垦率达到100%,矿山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总面积的80%以上,覆土造田面积近5000亩。
技术之绿 以更高标准践行社会责任
绿色、清洁的环境与美景,离不开对绿色环保科技的不懈追求和巨额的资金投入。
2014年~2018年,河钢累计投资195亿元,实施了460个重点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项目,推广应用了一大批节能减排新工艺、新技术,主要能源环保指标居国内同行业一流甚至领先水平。在引进CSCR(活性炭选择催化还原反应)技术的基础上,河钢还自主设计、建成投运了国内第一套逆流式CSCR工艺装备,实现了烧结烟气超低排放;建成世界首个亚熔盐高效清洁提钒产业化示范项目,引领世界钒钛磁铁矿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绿色化升级,入选工信部2017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名单。
河钢人的身影始终活跃在中国冶金行业最前沿的绿色制造技术研究领域,主持承担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包括钢铁行业多工序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钢铁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系统集成与综合应用示范、钢铁行业烟气多污染物全过程控制耦合关键技术等。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的河钢钢研总院田京雷介绍说,大气专项将针对钢铁行业5个重点工序研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成套化技术与装备,建成5套示范工程,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全面优于最新排放标准。目前,河钢已建成1套烧结烟气低温氧化脱硝示范工程,氮氧化物出口浓度小于100毫克/立方米,达到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该工程经产业化推广后,将支撑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50%以上,为钢铁行业污染物总量减排做贡献,并引领行业实现污染物超低排放。
依托国家重点专项,河钢还深入开展在烟气排放控制、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脱硫脱硝等领域的10项创新研究,让河钢的绿色工艺和装备如虎添翼。
品牌之绿 助力中国钢铁走向世界
“绿色”已经成为河钢集团一张闪光的名片,不断提升着企业的品牌价值。
于勇曾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钢铁工业实现了快速赶超,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装备、工艺和技术,拥有了世界上最庞大、最专业的产业工人和全新的绿色制造理念,极大增强了我们在全球任何一个区域与任何一家企业竞争的自信,这是值得我们这一代钢铁人自豪的。”
河钢唐钢被誉为“世界最清洁的钢厂”。世界钢铁协会技术委员会第48届会议在中国召开期间,奥钢联、日本新日铁住金、韩国浦项、美国纽柯等11家海外钢铁企业和机构技术负责人慕名前来参观。河钢蝉联2017、2018中国最具影响力绿色企业品牌称号,凭借“城市中水替代地表水、深井水作为钢铁生产唯一水源”项目,获得了世界钢铁工业 “可持续发展卓越奖”,不仅向公众展示了真实、鲜活的中国钢铁企业形象,而且毫无保留地共享绿色转型经验,并将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清洁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等自主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到多家国内钢铁企业,为推动钢铁行业发展贡献着河钢力量和河钢经验。
在塞尔维亚,河钢塞钢管理团队借鉴国内企业绿色制造的经验,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加强品种开发、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通过实施废渣配比再利用,用“经济料”替代“精料”做出了高标准的钢材,2018年节省成本3150万美元;通过实施高炉煤气循环利用项目,每年可降低成本1200万欧元。如今,河钢塞钢活力重现,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河钢集团已经成为环境友好型的钢铁生产商和钢铁行业中的领导者。”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松如是说。
《中国冶金报》(2019年07月18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