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武晓庆 通讯员 史丽敏 张睿 闫雷
近年来,首钢长钢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绿色发展为“干”,以稳顺经营为“脉”,多渠道、多手段、高标准推进环保治理,持续拓展绿色发展新路径,环保投入累计达35亿余元,实施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和污染排放综合治理,让绿色成为首钢长钢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逐渐走出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9年,首钢长钢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同比下降49%、45%、33%,为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漳水河畔 绿色钢城清洁生产
近年来,首钢长钢坚持源头防治、标本兼治的新发展理念,优化钢铁长流程工艺,不断加大环保投入,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职工清洁生产意识普遍增强,“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作用发挥明显。
——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2014年6月,首钢长钢完成首轮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并通过山西省环保厅清洁生产验收;2018年12月完成第二轮清洁生产审核,于当年12月5日通过长治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清洁生产审核评估。
——实现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该公司将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全部循环利用,避免污染环境。钢铁生产各工序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全部返回烧结料场通过配料循环利用;焦化生产线生产过程产生的焦粉作为烧结燃料利用,其他返回煤场通过配煤循环利用;烧结脱硫灰和发电脱硫石膏、钢渣尾渣通过技术攻关作为水泥生产原料用于水泥生产。
——多举措降低能耗。该公司通过采用强化管理、淘汰落后、节能技改等多种方式,吨钢综合能耗指标从2015年的668千克标准煤降低至2019年的659千克标准煤,实现节能量3.5万吨标准煤;自发电率从2015年的28.67%提升至2019年的62.99%。
——建立能源管控中心。2018年1月,首钢长钢能源管控中心建成投运。该中心投运以来,首钢长钢在能源生产、输配、消耗环节实现了集中化、扁平化、全局化的动态监控与数字化管理的现代能源运行生产模式,重点在能源管控体系建立、转炉煤气回收提升、能源生产效率提高、能源综合利用和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等方面狠下功夫,改进和优化了能源供用和平衡管理,实现了一体化能源监控、调整和管理,较大地提升了能源管理水平。2019年1月,首钢长钢通过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能源管理工作至此迈上新台阶。
——积极推进节能技改项目。该公司实施9号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项目,提高余能余热利用率,为生活区、办公区和周边村镇服务,实现能源二次利用;投资3.8亿元,实施烧结环冷机烟气余热发电、富余煤气发电焦化干熄焦等项目,利用余热余能资源发电。同时,该公司对烧结机主抽风机和炼钢厂混铁炉、散装料除尘风机进行变频改造,年节电量1200万千瓦时,节电率达20%,有力地促进了节能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增长。
——实施生产工艺技术升级改造和环保治理设施提标改造。为满足新的环保要求,2019年,首钢长钢重点推进高炉出铁场和矿槽除尘改造、工业污水处理及厂区环境综合治理等环境治理项目,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进一步改善厂区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环境管理绩效。
重拳治理 全力推进超低排放
近几年,首钢长钢投入全力推进超低排放治理,力争实现绩效分级评定B级的目标。
2019年,首钢长钢投入7.6亿余元实施烧结脱硫脱硝、原料场全封闭、煤场全封闭、工业污水深度处理等40余项超低排放项目提标改造,大力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既为地方政府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了积极贡献,又为全年经营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环保支撑。
该公司强化综合治理,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焦化等所有工序有组织排口的排放浓度均达到超低排放要求;严格管控无组织排放,对物料储存、物料输送、生产工艺过程采取密闭、封闭提级治理管控;大宗物料运输采用清洁运输方式;产生的危废物全部按要求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满足国家环保相关规定要求。
该公司按照超低排放要求,在烧结机头、机尾等共计19个点位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同时,在厂区实施无组织监测监控及管控平台工程,主要在厂区、厂界、主要道路、主要产尘点、料棚出入口安装无组织扬尘在线监测仪及视频监控设施,在重点生产区域安装视频监控,监测监控无组织粉尘排放情况,并将全部数据上传至管控平台进行管控。
首钢长钢历来重视节约水资源和减少废水排放工作,生产供水系统根据各生产工序、工艺用水条件的不同,建设循环供水系统,并进行分级供水;在高炉冲渣水、转炉浊环水等生产废水产生单元均建有各自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废水排放。2019年首钢长钢投资8157万元,实施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工程。工程建设完成投运后,厂区生产废水实现零排放;投资400万元,实施了焦化熄焦废水处理工程,确保焦化干熄年修期间湿熄焦废水的回收利用。
首钢长钢积极强化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管控。2019年,该公司按照总量控制、排放达标原则,不断强化环保设施运行系统管控,全年环保设备同步运行率达100%,固体废弃物等资源实现100%综合利用,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排污总量符合排污许可要求,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此外,该公司还投资3600万元实施了厂容厂貌升级改造一期工程,进行主干道升级和美化改造。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公司绿化率已达到厂区总面积的25%;今年还将投资3500多万元,实施二期工程。届时,该公司将形成厂中有林、厂中有景、厂在绿中的生态绿色格局。
《中国冶金报》(2020年07月07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