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节能环保

中冶赛迪召开中国中冶低碳技术研究院(重庆)成立大会

2021-07-12 15:41:00

  7月5日,中冶赛迪召开中国中冶低碳技术研究院(重庆)成立大会。这是中冶赛迪根据中国中冶关于依托中冶赛迪组建中国中冶低碳技术研究院(重庆)的部署,在组织机构上把党中央“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切实落地的一项重要举措。研究院将建立低碳发展领域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为中国中冶在低碳发展业务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造从技术咨询、路径规划到低碳工艺、装备、产品、建造、运维的全产业链、全方位的整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在低碳发展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培养一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会议对研究院成立后的工作方向、任务、方法等提出要求。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工程技术公司,赛迪集团积极行动,坚决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上来。此前,公司召开了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专题研讨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了专题(扩大)学习会,统一了思想认识;党委作出《关于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赛迪集团长期坚持的战略方向;党委发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倡议书》,广泛动员全体员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为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钢铁工业是我国碳排放第二大行业、制造业碳排放最大的行业,中冶赛迪应责无旁贷承担起以核心技术能力引领行业实现碳减排、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任。研究院成立后,将落实专兼职研发人员队伍,加大科研投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建立和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的创新体系,实施绿色技术研发攻关行动,加强低碳技术、产品的研究,真抓实干,助推中国中冶在低碳技术方面的创新引领和高技术、高质量发展,切实承担起引领中国冶金实现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高效化发展的“钢铁强国”责任。
 

来源:中冶赛迪集团

编辑:滕珊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