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兴安盟委、行署邀请,6月9日,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经济日报》社驻内蒙古自治区记者站站长陈力,在兴安盟副盟长梁彦君与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相关部门领导李雪冬、付朋、王明阳、李轶超、吴德全、张子聪陪同下,专题到乌钢就乌钢变“绿钢”的巨变,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兴安盟产业振兴等内容,深入生产一线进行采访。通过采访和实地调研,陈力惊叹乌钢加入敬业集团近9年后的巨变,表示将充分发挥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的作用,推广宣传敬业集团收购乌钢后,使这座老钢企发生翻天覆地的大转折、大变化、大贡献、大发展,讲好乌钢故事。
梁彦君陪同陈力观看乌钢沙盘
受敬业集团副总经理兼乌钢总经理史二明委托,乌钢党委书记何彪、副总经理温志山、副总经理吴兴波热情接待了陈力一行。
自2014年9月28日乌钢加入敬业集团以来,敬业集团已经累计投资60多亿元对乌钢现有装备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建设了9座总占地面积10.3万余平方米的全封闭料场棚化库、厂区种植树木近万株,绿化美化面积达17万平方米、建成了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干式超净+”超低排放环保改造和中水利用项目,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建成兴安盟最大总库容面积的全封闭棚化料场和烟气脱硫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兴安盟首个煤气发电项目——1×50兆瓦双超煤气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乌钢实现了变“绿钢”的成功转型。
陈力到乌钢烧结厂超低排放项目车间参观
陈力一行先后来到被内蒙古自治区列为全区重点工程的乌钢绿色节能环保产业提升工程的煤气发电车间、污水处理车间、1200立方米高炉、烧结厂超低排放项目。在听到一项又一项改造和一串又一串令人心动的数字后,陈力连连发出感叹,感叹敬业集团董事长李赶坡的大手笔;感叹乌钢从濒临停产到如今成为“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智能、高效”的新乌钢;感叹短短近9年时间从环保不达标的“老大难”,到现在成为兴安盟绿色发展的靓丽名片。
陈力到乌钢1×50兆瓦双超煤气发电车间参观
天空下起雨来,也未能阻挡陈力采访的脚步和热情,他一边听取情况介绍,一边赞叹乌钢发生的巨变。他说,1994年来到乌钢进行采访,那时的工艺落后,工作环境恶劣,很多作业都是人工,如今再次来到乌钢,看到眼前的乌钢已经让我不认识了。乌钢已经蜕变成一个工艺水平现代化、设备操作智能化、装备规模大型化的现代化钢企。乌钢的飞速发展,折射出兴安盟经济发展建设的脚步在加快,彰显兴安盟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
陈力到乌钢污水处理车间参观
在观看乌钢沙盘时,梁彦君为陈力介绍起乌钢近2年来的发展建设情况。他说,随着装备水平的提升,环保质量达标后的乌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兴安盟经济发展不断创造新成绩,乌钢连续三年荣膺内蒙古民营企业百强称号,首次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加入敬业集团近9年时间,乌钢连续跨越环保、设备、规模的门槛,是企业产值经济总量增加最快、员工幸福感变化最快、知名度影响力提升最快的9年。仅2022年企业实现产值 66.30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增加4.32 %;销售收入实现产值65.68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增加2.91 %,更为独显兴安盟最大工业企业的压舱石作用。
在现场介绍的温志山接过话头说,作为中央的主要新闻媒体,《经济日报》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此次陈力站长一行能够到乌钢实地采访,对乌钢意义非凡,更是对敬业集团重组乌钢后,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成果的充分肯定。
陈力认真听取介绍
陈力表示,此行到乌钢大开眼界,原来的老企业摇身一变已经成为兴安盟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亲身感受到了转变后的乌钢蓬勃发展的动力,祝愿乌钢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强,为兴安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特别是乌钢最大的优势是加入敬业集团大家庭,走上了更高的发展平台,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乌钢在坚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把握战略定位,坚持绿色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中,展现乌钢新作为、新业绩、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