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动力部高强给水作业区作业长、专家梁宏书匆匆走进操作室,查看水的动力黏性系数、反渗透膜产水量等工艺参数。对刚破解的新水站水源温降难题,他时时关注着各项关键指标,确保制水的能源成本处于可控范围。
5月份,唐钢落实河钢集团降成本、降费用要求,深入开展“极致管理 规范行为 消除浪费”全员行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牢经营意识和降本观念,大力营造厉行节约和深入挖潜的浓厚氛围。该公司动力部作为能源动力介质供应部门,将能源成本降低500万元作为重点推进。
“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规范自身行为,把工作做到最好。”梁宏书带领攻关团队打破惯常思维,严苛规范众多“理所当然”的日常工作流程,从中寻找不易发觉的降本可能性。
高强给水作业区新水站负责为唐钢高强汽车板有限公司提供生产用水,水源从北郊切换至东北郊污水处理厂的市政中水,来水温度降低,水的动力黏性系数增加,造成处理中水的反渗透膜产水量下降10%以上。“常规思路下,采用蒸汽加热或电加热,即可解决这一问题。”梁宏书心想,由此增加的能耗,谁来买单?
反复论证后,梁宏书与团队制订了设备利旧提升中水温度的方案。他们采用2个废旧400平方米板式换热器,利用制氢制氮循环水余热来加热中水,保证了反渗透膜的进水要求,年可降低蒸汽成本50万元。同时,该方案还使制氢制氮循环水年均水温降低5摄氏度以上,缩短了循环水冷却塔风机的运行时间,年可节约电费20万元。
“冬季极端天气下,水源温度降低造成的不利影响会更加凸显,反渗透膜产水量预计最高下降60%,不但升高能源成本,而且直接造成产水不足问题,无法保证产线连续运转,此次攻关完美解决了这个难题。”在梁宏书看来,全面增强效率和效益思维,不能只看眼前的“小账本”,更要打好服务产线完成全年任务的“大算盘”。 (王研 孙叶)
《中国冶金报》(2024年07月04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