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通讯员张建 通讯员赵居新 颜晓梅)山钢股份型钢厂小型生产线通过轧制提效,吨钢加热能耗下降约15%,切损率降低1%~2%,吨钢二氧化碳排放减少8%以上,为老产线实现绿色制造注入智慧与活力。
在钢铁制造业向绿色低碳加速转型的当下,山钢股份型钢厂小型生产线积极求变,将轧坯规格优化与轧制工艺革新作为节能降耗的主攻方向,实现降耗增盈,为“大战二季度,增盈建新功”增添亮点。
该厂小型生产线属于20世纪80年代的老产线,多年来一直采取大坯型轧制工艺。该工艺虽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势,但加热能耗大、轧制道次多、成材率低等问题日益凸显。基于现场实际,山钢型钢厂果断实施大坯转小坯策略。经反复试轧,该产线将部分规格产品的坯料改为小方坯。改造后,加热时间缩短20%~30%,待温时间也随之减少,煤气消耗大幅降低。
轧坯调换后,该厂工艺组与轧钢班密切协作,多次试轧,将粗轧工序由8道次精简至6道次。由于小方坯初始尺寸更接近成品,轧机所需总压下量减少,年可节电400万千瓦时以上,吨钢电耗降低10%~15%。小坯料变形抗力小,轧机负荷降低了,过钢量提升了,换辊频次减少了,综合能效提升了5%~8%。
此外,大坯型轧制长规格型钢时,因头尾两端温差大,易出现尺寸超差与机械性能波动,导致裁切量增大;同时,轧制时坯料芯部与表面温差大,导致金相组织不均匀,影响产品内在质量。针对这些问题,该厂技术人员优化工艺,调整坯料配置,并积极开展粗轧工序孔型共用技术攻关。如今,该厂同一轧线可兼容多种小坯料规格和相近型钢轧制,不仅缩短了轧辊切换时间,降低了待机能耗,还提高了吨钢效益。
《中国冶金报》(2025年07月03日 06版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