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企业动态

今天,重磅发布

2022-09-16 09:45:00

  9月15日,“宁波钢铁·中冶南方 智慧高炉发布会”在浙江宁波隆重举行,中冶南方智慧高炉整体解决方案正式发布,在推动钢铁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道路上,再次迈出重要一步。
  浙江省国资委副主任董正泉,综合监督处处长余建平;杭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利明,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孔祥胜;宁波钢铁党委书记、董事长瞿涛,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吴洪义,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陈建国,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聂高升;中冶南方党委书记、董事长项明武,专务总工程师潘国友等出席发布会活动。
发布会现场
  在恢弘明亮的会场内,随着电子大屏上手印按钮的开启,“宁波钢铁·中冶南方 智慧高炉”正式宣告发布。会后,参会人员赴宁波钢铁智慧高炉进行实地参观考察。
  在宁钢智慧高炉智能化建设中,中冶南方以高炉集控中心为载体,通过多项智能化技术,将传统印象中“粗笨重”的高炉冶炼一变而为“智能化炼铁”
宁钢智慧高炉和集控中心
  作为中冶南方智慧高炉整体解决方案的直接使用者,宁钢炼铁厂厂长给出了高度评价:“铁水成本竞争力跻身行业前列,工序能耗创行业标杆,直接降低燃料消耗和CO2排放,真正实现智慧制造赋能宁钢高炉生产。”
  活动现场,围绕中冶南方智慧高炉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实力、应用实效及未来前景,钢铁行业知名专家学者畅谈高炉系列智能化技术对钢企高质量发展、行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
  孔祥胜  (杭钢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宁钢智慧高炉集控中心,以智能感知为核心,从智能装备、智能生产两个层面搭建智慧高炉框架,成功实现对宁钢两座高炉的集中化操作控制和生产管理,并运用行业首创的“黑箱”生产透明化,将过去的“经验炼铁”转为“智慧炼铁”,实现了生产的全面监视、评估、诊断及操作优化指导。
  陈令坤 (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首席师、院炼铁所副所长,武钢有限炼铁厂副厂长)
  以中冶南方、宁钢为代表的钢铁设计、生产厂家在高炉大修改造之初就从智能控制上着手,对监测、通讯、安全、数字化、模型、以规则为代表的智能控制系统等进行了综合策划,精细设计,这些工作为高炉智能控制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后续国内大型高炉的智能控制开发提供了借鉴,提供了一个样板,这方面的有益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黄兆军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信息副总工程师、企业管理与战略规划部部长)
  中冶南方在宁钢高炉的工艺模型建模时采用机理模型与数据分析结合的方式,比如渣皮脱落识别及评估模型采用数据分析冷却壁温度变化与渣皮脱落的对应关系;布料仿真模型采用数据分析炉料特性与布料落点的对应关系。这些模型的效果会随着数据的积累而越来越能真实反应炉内状况,推进黑箱状态透明化,是值得借鉴的。
最后,一起来看看
中冶南方智慧高炉整体解决方案
厉害在哪里
  “黑箱”透明化
  针对高炉内部看不见、摸不着的“黑箱”冶炼状态,智慧高炉整体解决方案为传统高炉提供了“全副武装”,打造出整套可视化系统框架:利用机器视觉等智能化技术,为高炉生产提供“智慧眼睛”;利用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为高炉生产提供“智慧手脚”;利用智能评估和诊断技术,为高炉操作提供“智慧大脑”。
  通过这一系列的智慧赋能,智慧高炉能够动态展示炉内气流、炉料、炉型、安全形态的演变,多维度呈现生产作业的经济指标、设备人员的安全状态,完成对高炉生产的全面监视、评估、诊断,首次实现“黑箱”生产透明化。
  方案定制化
  传统高炉生产多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进而导致高炉冶炼状态波动大,容易影响高炉长期的顺行稳定。
  智慧高炉则在充分结合高炉操作人员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工艺模型建模和知识库系统的应用,建立了合理化的标准体系、通用性的生产操作指导专家规则库,为炉况操作者提供当前生产状况与历史同类型原料、生产参数下的对比,形成高炉专家经验提取方面的巨大优势,解决高炉操作经验模糊化、非定量化、不断变化等问题。结合高炉的生产特点,打造专属解决方案,将过去的“经验炼铁”转变为“智慧炼铁”。
  服务长期化
  智慧高炉还能够提供大数据云端伴侣服务。在关注高炉生产、操作数据长期演变的基础上,深度挖掘生产数据和操作参数,分析炉况演变与操作调剂的关联关系,持续优化专家知识库的诊断规则,为高炉一代炉龄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随着高炉云端数据的积累,将对行业高炉生产规范化、智能化,实现高炉“闭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冶南方立足于对工艺技术的透彻理解,紧紧围绕钢铁生产过程,确立了清晰务实的智能制造发展方向:以打造智能工序为核心,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向下实现产线的高度自动化,向上助力管理的决策智能化。
  围绕绿色、低碳、智能、高效,中冶南方着力促进钢铁工艺技术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领跑钢铁工业绿色智能发展。

来源:中冶南方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