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里,一条代表本钢高端冷轧产品的极限规格0.8mm吉帕级复相钢,正在连退三号线上缓缓行进。
“别看它薄,但能承重480吨。”操作室里,技术人员顾忠帅给到访人员“科普”,“身份证大小薄厚的一块板,能承受相当于3头成年蓝鲸的分量。这款新钢种的独特优势,为我国新能源车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吉帕级复相钢
在本钢板材,像这样把握市场机会,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为方向的新品,还有许多。近年来,受行业波动影响,本钢板材也面临巨大的发展挑战。考验面前,企业不断提高,将高端化发展作为突破发展瓶颈、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答题”。上半年,公司32个新产品项目实现市场销售,销量17.39万吨,实现增利2272万元。同时,公司产量及其他技经指标累计破纪录达70次;拳头产品销量同比提升3.72%,汽车钢销量同比提升5.69%;国内钢铁行业公认的衡量钢材质量指标的调品指数,同比提升13.95%。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以高端化为引领推动转型升级是钢铁企业决胜未来市场的必由之路。”本钢板材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企业从顶层设计着手,不断谋势、蓄势、聚势,全面构建高端化发展体系,通过制定“技术引领+产品跃迁”双轮驱动策略,持续推动企业高端化发展取得新突破。

吉帕级复相钢
今年开年后,本钢板材对标行业先进,梳理各工序关键控制点,形成核心技术清单56项,技术骨干进行攻关并逐月跟踪进展,推动指标不断提升。炼铁工序成本指标持续优化,上半年,燃料比创近10年历史同期最优水平,焦比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热轧工序聚焦效率提升,产能瓶颈实现新突破。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形成战新产品目录,上半年汽车钢销量同比提升5.69%,主机厂销量同比提升35.48%,多类新开发产品成功被高端用户、大型项目、重点工程等应用。此外,上半年,本钢板材热连轧厂2300mm生产线,连续成功轧制出2175mm、2180mm、2190mm超宽幅热轧板,不断刷新国内宽幅板材空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的,还有智能化转型、发展绿色制造的实践。通过“智慧指数”牵引+“深度应用”落地,全力推进智慧工厂建设、数据赋能深度应用。在持续促进各工序效率提升的同时,目前,3D岗位投入机器人26台套,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到88%,操作室集中化率提升到50%,实现智慧指数82.67分,由集成级进入优化级。通过实施“节能减排”+“极致能效”品牌工程,按下绿色发展的“快进键”,本钢板材已有6类汽车钢获得低碳排放产品碳足迹核算证书,实现了冷轧板、热镀锌板、热轧酸洗板、电镀锌板等产品全覆盖,吨钢综合能耗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