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鞍钢股份研发的高性能氢能储运用钢SA-537MCL.2,完成对“一带一路”重点工程——中集—阿曼35兆帕气态氢储存球罐项目的6000吨钢材供货。这一突破标志着国产氢储运装备首次实现海外输出,为中国新能源技术走向全球树立了标杆。
中集—阿曼项目是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绿氢绿氨工程之一,计划到2032年实现年产1000万吨绿氨。该项目需建造12台2953立方米高压氢球罐,对材料的低温韧性、抗氢脆性及焊接性能提出严苛要求。鞍钢技术中心压力容器用钢团队联合厚板厂,依托“产—销—研”协同体系,通过创新成分设计降低碳当量,优化热处理工艺细化晶粒,使钢板在零下50摄氏度环境下仍保持高冲击韧性,有效抵御高压氢环境下的渗透致脆风险。团队历经多轮试验攻关,解决了交货态与模焊态性能双重达标的技术难题,最终以行业领先的工艺稳定性,按时交付全部钢材,赢得用户高度认可。
此次合作不仅填补了国产材在海外高压氢储运领域的应用空白,还凸显了中国制造的技术实力。阿曼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工况复杂,SA-537MCL.2钢的优异性能为设备长期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未来,鞍钢股份将持续优化SA-537MCL.2等高端容器钢产品,深化“一带一路”新能源合作,以材料创新支撑国家“双碳”战略,助力中国装备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 (孙艺娜 王晓光)
《中国冶金报》(2025年08月08日 01版一版)